极口

jí kǒu [ ji kou]
繁体 極口
注音 ㄐ一ˊ ㄎㄡˇ

词语释义

竭尽口舌。多谓尽力褒扬、规劝或抨击。

词语解释

  1. 竭尽口舌。多谓尽力褒扬、规劝或抨击。

    《北齐书·陈元康传》:“ 高祖 尝怒 世宗 ,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駡之。”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平时惟 子厚 与 子由 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寳玉 便极口赞道:‘好花!’”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当时当地的画家女诗人,当然不止 袁小姐 一个,而被我们的太太所赏识而极口称扬的却只有她一人。”

引证解释

⒈ 竭尽口舌。多谓尽力褒扬、规劝或抨击。

《北齐书·陈元康传》:“高祖尝怒世宗,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駡之。”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平时惟子厚与子由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
《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寳玉便极口赞道:‘好花!’”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当时当地的画家女诗人,当然不止袁小姐一个,而被我们的太太所赏识而极口称扬的却只有她一人。”

极口的国语词典

竭尽口舌。

极口的网络释义

极口

  • 极口,汉语词汇。
  • 拼音:jí kǒu
  • 指竭尽口舌。
  • 语出《北齐书·陈元康传》:“ 高祖尝怒世宗 ,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骂之。”
  • 极口造句

    这日,过贾母屋里来,亲送与贾母过目,又极口夸赞。
    巨大的比例极不协调,就算是萧极口中轰出的雷霆也没有那鸵鸟的细腿粗大。
    萧极口中咬住黑鱼统领的黑色鱼鳞,以自己的信子辨认敌方妖兽,很容易就分别了出来。
    萧极口中喃喃而出,那将萧极包裹的海水,亦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影响,松开了萧极。
    萧极口中说的大义凛然,心中却是在暗暗算计。
    田光极口褒扬太子的仁爱之心,说太子乃不世之器,高行厉天,美声盈耳。
    侍中袁卓有意讽谏刘骏,极口称赞高祖刘裕勤俭有德,刘骏变色说“一个种田的用这些东西已经算是过度了!”。
    只听得种师极口中念到“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刚吃完这道菜他就极口称赞其色香味俱全。
    由于电子注是电子的集合,故存在着空间电荷力,若不采取特殊措施,电子注出阳极口后就会立即发散开来。
    公众的意见对真正的价值,黑人的种族已经停止了极端观点之间已长和极口称赞。
    高祖十分钦佩他的军事才干,极口赞叹说“靖乃铣、公?之膏肓也,古韩何以加!”。
    于他们的极口称赞之外我要加上一点;
    他们极口称赞该机器的质量。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E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NHE
    四角: 47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最,非常,狠,满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词

    (1) 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形容词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k6 kap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輒葉B入聲開口三等鹽Bgʰĭɛpgiep/gyep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