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松

bēi dù sōng [ bei du song]
注音 ㄅㄟ ㄉㄨˋ ㄙㄨㄥ

词语释义

相传为晋宋间高僧杯渡手植之松。

词语解释

  1. 相传为 晋 宋 间高僧 杯渡 手植之松。

    唐 李白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巖种 朗公 橘,门深 杯渡 松。”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 隐静寺 ﹞相传寺为 杯渡 禪师所建……寺外有十里松径,传云禪师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势若虬龙者,即师手泽。”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晋宋间高僧杯渡手植之松。

唐李白《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诗:“巖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王琦注引《太平府志》:“﹝隐静寺﹞相传寺为杯渡禪师所建……寺外有十里松径,传云禪师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势若虬龙者,即师手泽。”

杯渡松的网络释义

杯渡松

  • 杯渡松,相传为晋宋年间高僧杯渡手植之松。出自《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 汉字详情

    bēi [be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MF
    四角: 41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 同本义,也称“耳杯”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4) ∶舟船。晋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称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如:杯渡(指僧人云游)

    (5) 酒 。如: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6)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如:金杯;银杯

    量词

    (1) 表示以杯量的量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浊酒一杯家万里。——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一杯水;三杯酒

    英文翻译

    cup, g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b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宝安腔] bui1 [东莞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bui1 [海陆丰腔] b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回平聲合口一等puɒipuai/puoi
    [d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YA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ITE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名词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英文翻译

    cross, ferry over; ferr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5 [东莞腔] tu5 [陆丰腔] tu6 [梅县腔] tu5 [台湾四县腔] tu5 [宝安腔] tu5 [海陆丰腔] tu6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客英字典]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故去聲開口一等dʰudoh/duh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