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

bēi jù [bei ju]

词语释义

指盛水的器具。 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

杯具造句

不能凭第一印象来判断,不论喜好,接触多一点不同的人或事情会让自己更开阔。要不然永远活在孤芳自赏的世界里就杯具了。
人生最大杯具:美人迟暮,英雄谢顶。
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人生就像茶叶、始终侵入杯具。
泡茶前要用开水烫洗杯具,提高杯具的温度。
可惜“帝门深深深几许”,我们的“杯具哥”李商隐又有什么机会这样做呢?也许在满腔压抑下,李商隐的诗篇开出了迷离浪漫的花。
俗话说:双喜临门;可俗话又说:福无双进,祸不单行!人生就像刷牙,一手握着杯具,一手握着洗具。悲剧喜剧闹剧,愿你看透生活真谛,喜悲不必在意,永享幸福甜蜜吉祥如意!
假如考试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鸭梨大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杯具的日子就会到来。
睡前洗漱时想:这真是件悲喜交加的事,一手拿杯具一手拿洗具。生活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不会只有杯具也不会只有洗具,而是日复一日交织的悲喜剧,晚安!
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锅不玩寂寞,只玩联络;生活的杯具也可变成洗具,你得学会快活;不要带着面具生活,做回最真实的自我。不知问候是否解渴?着实无聊,就多跟我说说。
碌碌无闻的公司小职工周曲阳,经过一连串的杯具后,非常不甘心的寿终正寝了。
网友“三口家”说,“杯具啊,现在什么怪头怪脑的都流行起来了”。
人生就像刷牙,一手握着杯具,一手握着洗具。
为了部落啊呸金坷拉啊呸杯具!!第六章。
餐桌多了之后,于是就开起了茶餐厅,各种各样的杯具、茶几、餐具餐桌,我就是个茶餐厅。
还有喝完酒送女孩回家的单身男子,参加完聚会的老夫老妻,尽管是七夕,但别心存侥幸,酒驾真不是闹着玩儿的,搞不好喜剧就变“杯具”。
无论生活是杯具还是洗具,都有你我齐分享;无论生活是白天还是黑暗,都有你我共同闯;无论生活是风雨还是艳阳,都有你我同担当!祝你天天开心!
人生就像一个茶几,虽然不大,但是充满了杯具。。
不要说还有摩擦阻力,跗面层阻力,波导阻力……原来你的“阻力”只是“迎风阻力”而已,你这种逐渐暴露的“定语”难道不是很无聊,很杯具吗?哈哈。

汉字详情

bēi [bei]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MF
四角: 41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 同本义,也称“耳杯”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4) ∶舟船。晋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称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如:杯渡(指僧人云游)

(5) 酒 。如: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6)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如:金杯;银杯

量词

(1) 表示以杯量的量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浊酒一杯家万里。——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一杯水;三杯酒

英文翻译

cup, g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b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i1 [梅县腔] bi1 bui1 [陆丰腔] bui1 [客英字典] bui1 [宝安腔] bui1 [东莞腔] bu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bui1 [海陆丰腔] b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回平聲合口一等puɒipuai/puoi
[ju]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HWU
五行:
吉凶:
仓颉: BMMC
四角: 7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2)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具,供置也。——《说文》

具,备也,办也。——《广韵》

以食具告。——《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

官备则具备。——《礼记·祭统》

寿为具召武帝显。——《汉书·何武传》

礼举仪具。——张衡《东京赋》

具器械。——《孙子·谋攻》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具食(准备食物);具觞(备酒。觞:酒杯);具状(备办词状;写状子);具禀(备办上报的文件);具覆(备办回复的文件)

(4) 写,题

李具状求在狱。——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具草(拟稿,起草);具衔(题写官衔);知名不具;具结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以免对尸体、现场等进行检验)

(6) 具备,有

具乎其前。——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各具情态。——明· 魏学洢《核舟记》

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具寿(和尚的通称。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具眼(具有鉴别事物的见识和能力);具足(具备)

(8) 判决;定案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名词

(1) 用具;器械

实战之具。——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奉生送死之具。——《史记·货殖列传》

虑患之具。——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具器食(用食具盛放的便餐);具理(瓶罐之类的器皿);农具;文具;刑具;卧具;茶具;道具;餐具;量具

(3) 才能;才干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干诚之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酒席

今有贵客,为具召之。——《史记》

(5) 饭食

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则佐长者视具。——《礼记·内则》。注:“馔也。”

分曹携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副词

(1) 完备;详尽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欲呼 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具述(详细叙述);具言(详细说明);具考(详细推问);具论(详细讨论);具告(详细上告)

(3) 假借为“俱”。都;全

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火烈具扬。

神具醉止。——《诗·小雅·楚茨》

莫怨具庆。

具馔于西塾。——《仪礼·士冠礼》

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墨子·备梯》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荀子·修身》

具答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具对所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4) 又如:具悉(完全了解);具然(自足的样子)

量词

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如:一具尸体

英文翻译

tool, implement; draw up, wri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ki4 [海陆丰腔] ki1 k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沙头角腔] ki3 [东莞腔] ki3 [陆丰腔] gi5
◎ 潮州话:gu6 (k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遇去聲合口三等gʰĭugyoh/giuh

杯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