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

běn yuán [ ben yuan]
注音 ㄅㄣˇ ㄩ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本源 běnyuán

(1) 事物产生的根源

origin;source;starting point

词语解释

  1. 源头。

    汉 王充 《论衡·效力》:“ 江 河 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宋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

  2. 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宋 司马光 《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 清 陈梦雷 《绝交书》:“或者年兄戒迷復之凶,敦报德之义,遡泉荫之本源,悔下石之机智,补牘详陈,无所隐讳。” 孙中山 《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动物。”

  3.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诗:“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 宋 陆游 《读<老子>》诗:“正尔分章句,谁歟达本源?”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二:“此皆议论之时,枝叶波流偶然相及,非为学之本源。” 廖仲恺 《国民的努力》:“必须先从本源着手,把政治上的障碍物扫清,这是我们应努力的第一着。”

引证解释

⒈ 源头。

汉王充《论衡·效力》:“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

⒉ 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宋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
清陈梦雷《绝交书》:“或者年兄戒迷復之凶,敦报德之义,遡泉荫之本源,悔下石之机智,补牘详陈,无所隐讳。”
孙中山《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动物。”

⒊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唐杜甫《信行远修水筒》诗:“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
宋陆游《读<老子>》诗:“正尔分章句,谁歟达本源?”
清恽敬《<姚江学案>书后》二:“此皆议论之时,枝叶波流偶然相及,非为学之本源。”
廖仲恺《国民的努力》:“必须先从本源着手,把政治上的障碍物扫清,这是我们应努力的第一着。”

本源的国语词典

流水的源头。

本源的网络释义

本源

  • 本源:汉语词汇
  • 本源: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新书
  • 本源 (汉语词汇)

  • 本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běn yuán,英文是origin,一般指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 本源的翻译

    英语: origin, source
    法语: principe

    本源造句

    而当一个棋士触摸到世界之力的本源时,棋圣便诞生了。
    你?你的武学本源已修入通乾,来参加潜龙试炼岂不是稳稳夺魁?再者,白帝宫的人,难道还在乎这区区潜龙试炼么?
    李贽学术归属泰州一脉,但他并未囿于泰州王学,而是以其特有的胆识直抒己见,基于其天地本源说提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具有了一定的启蒙意义。
    冥河见到融合后的地藏这么轻易的破解自己的招式顿感哑然大笑到没想到融合后的本源之力却是这么厉害,以前到没想到。
    水之本源于舞阳肉身之内只如怒海澜涛一般汹涌澎湃。
    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
    原本秦朗的身体细胞拥有的寿命至少要用万年来形容,但是本源死字却可以让一个细胞在千分之一秒内完全衰亡。
    《词学》从各家所依底本、版本源流、收录词数量、校勘等方面详加考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各家丛刻的特点与价值。
    伏羲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中华儿女得以生息繁衍壮大的命脉。
    跨天者,闻天地初始道之本源者也,其不死不灭,无始无终。
    人必须是奴隶,只不过对人来说须选择的是谁的奴隶这一问题,如果是自己情欲的奴隶,显然是人自己的奴隶;如果是自己精神本源的奴隶,那不过是神的奴隶而已。托尔斯泰。
    修成本照大法,步入修真圣境的尤边涯,在探得生命本源之后,认为天下各个大家均是出自一家,为了减少仇杀,摒弃门户之争,他竭力游说于正邪各派。
    他的灵魂经历千锤百炼,低级阴魂让他烦不胜烦,但无法伤害他的灵魂本源。
    别的天材地宝进行返本还源,需要耗费一番苦功,灵液则不然,一入本源,立刻被转化,根本无需耗费时间。
    丰田新总裁继承祖业回归本源应对危机。
    如果说燕通玄的本源灵果逆天,能让他对神通有无比的悟性,无论什么神通他都可以随手捏来毫不费劲。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生命的叶子,仍然要归与生命的泥土。爱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根仍然在生命的泥土里。去寻找生命的泥土,才是生命的本源。
    游尘符文映天,似乎勾动了大道本源,在他身前,有着无数天地秩序锁链形成,似乎能拘拿一切。
    不得不说西门清确有非凡的智慧,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觉察到这股神秘力量,而且能锲而不舍地去穷究本源。
    理,应该有很多种,我的万古长青体绝不止这一生死之理,这只是最根本的理,是衍生更多理的本源。

    汉字详情

    běn [ben]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M
    四角: 5023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形容词

    (1) 原来的;本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动词

    (1) 执掌,统辖 。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代词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量词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副词

    原先,本来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翻译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方言集汇

    ◎ 粤语:bun2
    ◎ 客家话:[梅县腔] bun3 [宝安腔] bun3 [客英字典] bun3 [海陆丰腔] bun3 [东莞腔] bun3 [陆丰腔] bun3 [客语拼音字汇] bun3 [台湾四县腔] bun3 [沙头角腔] bun3
    ◎ 潮州话:bung2(pú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2(pń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忖上聲合口一等puonx/puoontʰɑu
    yuán [yu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DR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HF
    四角: 311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 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5)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英文翻译

    spring; source, head;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ien2 [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东莞腔] ngen2 [客英字典] ngien2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ngyan/ngvanŋ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