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母

zēng zǔ mǔ [ zeng zu mu]
注音 ㄗㄥ ㄗㄨˇ ㄇ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即父亲的奶奶;祖父(爷爷)的母亲;通俗称呼:祖奶奶。

词语解释

  1. 祖父的母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曾太皇太后》:“ 唐德宗 即位,访求其母 沉太后 ,歷 顺宗 ,及 宪宗 时为曾祖母,故称为曾太皇太后,盖别於祖母也。”

引证解释

⒈ 祖父的母亲。

宋洪迈《容斋四笔·曾太皇太后》:“唐德宗即位,访求其母沉太后,歷顺宗,及宪宗时为曾祖母,故称为曾太皇太后,盖别於祖母也。”

曾祖母的国语词典

称谓。称祖父的母亲。

曾祖母的网络释义

曾祖母

  • 曾祖母,即父亲的奶奶;祖父(爷爷)的母亲;通俗称呼:祖奶奶。
  • 曾祖母的翻译

    英语: father's father's mother, paternal great-grandmother
    法语: bisaïeule, arrière-grand-mère

    曾祖母造句

    平均上而言,你身上的有多少比例是从你的亲代的外曾祖母遗传给你的?
    我的理论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当时手挽手在摩虚酉城愉快地散步,曾祖母穿着超短裤,曾祖父则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这位曾祖母还热衷于扔铁饼和掷标枪,她认为其他的退休老人应该向她学习。
    我的曾祖母曾说露水是月亮给太阳写的信,夜晚挂草上,太阳早晨收走。鲍尔吉·原野。
    她看上去就像是世界上所有妓女的曾祖母。那一晚,魔鬼的钱真是没有白花。曾祖母造句詹姆斯··凯恩。
    陈希亮有些忧郁地抬头望望,中堂挂着他曾祖父曾祖母的画像,终是微微阖眼道但凭哥哥主张。
    圣旨中授庄宏略为荣禄大夫,赠其父、曾祖父为相同官阶,封其妻张氏为一品夫人、其母为一品太夫人,赠其曾祖母为一品夫人。
    他是第四代华裔移民,曾祖父是广东客家人,清末下南洋赚够钱后荣归故里,曾祖母带着儿女留在了新加坡。
    仿佛断开的结界,我舔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冰棍儿,转过头望着曾祖母你看,你看,曾祖母,我有冰棍儿。
    这枚胸针是她家的传家宝,是从她曾祖母那一代传到她手中的。
    我们很幸运,可以读书,也能找到工作,这是我们曾祖母那一辈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的母亲和曾祖母都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在她们身上我见得更多的是行为的异常,但我知道她们也用药并且症状控制得似乎不错。
    甚至知道你的曾祖母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去世的对你的危险度也很重要。
    甚至还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讲的是我的高曾祖母,一场风暴,一头骡子,一架抛锚的大车和这只英勇的狗精灵。
    现在已是曾祖母的莉莉-艾伯特回忆着有个男人如何拿着棍子,指挥他们向左或向右。
    我的曾祖母一定也是这样的。
    我曾祖母住在密西西比河附近,在河堤旁有一艘游艇。
    或许是她的曾祖母教会了她这一点。
    她后来遇上另一名白人,两人相爱,生下两子。孩子随后与曾祖母一起生活。
    当然是女生们心目中的最爱——皇室单身汉哈利王子!他的红发碧眼显然是得了曾曾祖母的真传啦。

    汉字详情

    zēng,céng [zeng,ceng]
    部首: 443
    笔画: 12
    五笔: UL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CWA
    四角: 80606

    详细解释

    céng

    副词

    (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4)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形容词

    (1)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另见 zēng

    zēng

    形容词

    (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自此而曾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曾元时不分。

    计高曾之时。

    视高曾之时。

    高曾时为一户者。

    (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3) 谦词。犹“末”

    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4) 又如:曾臣(末臣)

    (5) 高举的样子

    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动词

    (1) “增”的本字。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副词

    (1) 乃,竟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长曾不盈寸。——明· 魏学《核舟记》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

    名词

    (1) 姓

    (2) 另见 céng

    英文翻译

    already; sign of past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4 zang1
    ◎ 客家话:[东莞腔] cen2 zen1 [宝安腔] zen1 | cen2 [梅县腔] zen1 cen2 [陆丰腔] zen1 [沙头角腔] cien2 [客英字典] cen2 zen1 cien2 [海陆丰腔] cen2 cien2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cen2 zen1 [台湾四县腔] cen2 cien2 zen1 [梅县腔] c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楞登開平聲開口一等zong/dzongdzʰəŋ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EG
    [mu]
    部首: 511
    笔画: 5
    五笔: XGUI
    姓名学:
    仓颉: WYI
    四角: 777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容词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英文翻译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东莞腔] mu1 [宝安腔] mu1 [梅县腔] mu1 [陆丰腔] mu1 [客语拼音字汇] mu1 [台湾四县腔] mu1 mu3 [客英字典] mu1 mu3 [沙头角腔] me1 mu1 [海陆丰腔] mu1 mu3
    ◎ 潮州话:bh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厚上聲開口一等məumux/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