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辉映;照耀。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现今则 安德莱厅 赤色光辉四射,全宇宙映耀。”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三:“在悬挂着的众多的宫灯映耀之下,金碧辉煌,眩人眼目。”
引证解释
⒈ 辉映;照耀。
引瞿秋白《赤都心史》十八:“现今则安德莱厅赤色光辉四射,全宇宙映耀。”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三:“在悬挂着的众多的宫灯映耀之下,金碧辉煌,眩人眼目。”
映耀的网络释义
映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日,央声。本义:照)
(2) 同本义
映,明也。——《说文新附》
日阴曰映。——《通俗文》
冠盖相映。——《后汉书·张衡传》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映日不可逼视。——《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映耀(辉映;照耀);映日(映照着日光);辉映(照耀,映射)
(4) 反映,因光线照射而显出
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北周· 庾信《咏画屏风》
(5) 又如:垂杨柳倒映在水里;放映(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映入眼帘
(6) 映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7) 又如:映协(互相映衬和协);映媚(互相映衬而成一种美的景致)
(8) 遮;隐藏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9) 又如:映掩(掩映);映身(隐身);映蔽(遮蔽)
名词
(1) 阳光
山岗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王粲《七哀》
(2) 未时。午后一到 三时
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 明· 杨慎《丹铅续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jang3 [沙头角腔] jang3 [梅县腔] jang3 [海陆丰腔] rang3 rang6 rong3 [客英字典] jang5 [陆丰腔] jong5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台湾四县腔] jang3 jang5 jong3 [宝安腔] ja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坱 | 烏朗 | 影 | 唐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qangx/ank | ʔɑŋ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光,翟(
)声。本义:照耀)(2) 同本义
耀,照也。——《说文》
焜燿寡人之望。——《左传·昭公三年》
以淳耀燿大。——《国语·郑语》
星耀而玄运。——《淮南子·览冥》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
(3) 又如:耀目晶光(光彩夺目);耀夜(萤火虫的别名);耀芒(光芒照射);耀采(光彩照耀);耀亮(照亮);耀燿(光辉照耀)
(4) 晃眼 。如:车灯耀眼
(5) 炫耀
耀明于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6) 又如:夸耀;耀师(显示军队的威力;光荣出师);耀名(炫示虚名)
(7) 显示;显耀
耀灵。——《后汉书·张衡传》。注:“日也。”
耀德不观兵。——《国语·周语》
耀威中威。——张衡《东京赋》
(8) 又如:耀颖(聪明过人);耀武(显示武力)
名词
(1) 光芒,光辉
日星隐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耀耀(光明的样子);耀蝉(以飞蝉多投明,故于夜间燃火可以捕蝉。比喻天子招致贤士,必先自明其德);耀光(光彩)
(3) 光荣,荣誉 。如:耀德(显扬德化);耀锦(显耀锦服);耀颖(显扬出众的才华)
(4) 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耀县
(5) 县名 在陕西省中部。1913年由耀州改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jau3 [台湾四县腔] jau5 jeu5 [陆丰腔] jau5 [海陆丰腔] rau5 [客英字典] jau5 [梅县腔] jau5 [客语拼音字汇] yau4 ye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燿 | 弋照 | 以 | 宵A | 去聲 | 嘯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jeuh/jew | jĭɛ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