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劫灰

kūn míng jié huī [ kun ming jie hui]
注音 ㄎㄨㄣ ㄇ一ㄥˊ ㄐ一ㄝˊ ㄏㄨㄟ

词语释义

劫火的余灰。后以指战乱。

亦作:昆明劫灰

词语解释

  1. 见“ 昆明灰 ”。

引证解释

⒈ 见“昆明灰”。

汉字详情

kūn [kun]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XX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PP
四角: 60712

详细解释

副词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jiū)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

(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名词

(1) 哥哥,胞兄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形容词

(1) 众多,诸多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descend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东莞腔] kun1 [宝安腔] kun1 [梅县腔] kun1 [海陆丰腔]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陆丰腔] kun1 [客语拼音字汇] kun1 [沙头角腔] kun1 [台湾四县腔] k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渾平聲合口一等kuonkuən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
jié [jie]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FCL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IKS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2) 威胁;威逼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 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4) 抢夺;强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谋劫单于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行劫缚者。——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劫掳(抢劫掳掠);劫鞘(抢劫鞘银);劫磷(劫难;灾难。磷:薄;损伤);劫剞(抢劫掠夺);打劫(抢劫);行劫(进行抢劫)

名词

(1) 盗贼,劫匪 。如:劫人(强盗);劫帅(盗贼的首领);劫盗(强盗;劫贼);劫贼(强盗;土匪)

(2) 佛教名词。“劫波”(或“劫簸”)的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指天灾人祸 。如:劫灰(本为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多指战乱后留下的残迹);劫内(在大难、厄运之中);劫磨(灾难;折磨);劫花(凋谢之花)

(3) 围棋术语,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

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陈木南又要输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ap7 [海陆丰腔] giap7 [梅县腔] giap7 [东莞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陆丰腔] giap7
◎ 潮州话:giab1 (kiap)「澄海」gi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三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怯入聲開口三等kĭɐpkiap
huī [hui]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DOU
五行:
仓颉: KF
四角: 4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ashes; dust; lime,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恢平聲合口一等huai/xuoix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