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朓
注音
ㄗㄜˋ ㄊ一ㄠˇ
词语释义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
词语解释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
《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太阴无昃朓之徵,丙殿有祝延之庆。”
引证解释
⒈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
引《艺文类聚》卷五引南朝梁王僧孺《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
《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太阴无昃朓之徵,丙殿有祝延之庆。”
昃朓的网络释义
昃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日,仄(
)声。本义:太阳西斜)(2) 同本义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说文》
日昃之离,何可久也。——《易·离》
日中昃。——《书·无逸》
日下昃。——《公羊传·定公十五年》。注:“昃,日西也。”
(3) 倾斜
仰观参星横,俯怯崖石昃。——清· 方朝诗
英文翻译
afternoon; the sun in the afternoon sky; to dec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za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t7 [梅县腔] zet7 [台湾四县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宝安腔] zet7
◎ 潮州话:zêh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et7 [梅县腔] zet7 [台湾四县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宝安腔] zet7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稄 | 阻力 | 莊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ʧĭək | crik/tro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月,兆声。本义:古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同本义
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说文》
三月晦朓鲁卫分。——《汉书·五行志》
日朓月蚀,昼冥宵光。——《汉书·张敞传》。
(2) 又如:朓朒(旧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形容词
(1) 快速;行疾
朓,疾也。——《广雅·释诂》
(2) 又如:朓侧(日月疾缓合度。比喻行为规范)
英文翻译
sacri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5 [海陆丰腔] tiau5 [客语拼音字汇] tiau4 [宝安腔] tiau5 [台湾四县腔] tiau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5 [海陆丰腔] tiau5 [客语拼音字汇] tiau4 [宝安腔] tiau5 [台湾四县腔] ti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朓 | 土了 | 透 | 蕭 | 上聲 | 篠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tʰieu | theux/th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