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弛

kuàng chí [ kuang chi]
繁体 曠弛
注音 ㄎㄨㄤˋ ㄔˊ

词语释义

谓玩忽职守。

词语解释

  1. 谓玩忽职守。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五:“ 抚 、 吉 、 筠 、 袁 羣盗有名字者,并已招捕了当。实赖朝廷威德所及,获免旷弛,岂胜感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川 陕 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镇归之五年,日勉循厥职,旷弛是惧!”

引证解释

⒈ 谓玩忽职守。

宋李纲《与张相公书》之二五:“抚、吉、筠、袁羣盗有名字者,并已招捕了当。实赖朝廷威德所及,获免旷弛,岂胜感惧!”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陕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
清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镇归之五年,日勉循厥职,旷弛是惧!”

旷弛的网络释义

旷弛

  • kuàng chí
  • 谓玩忽职守。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五:“ 抚 、吉 、筠 、袁羣盗有名字者,并已招捕了当。实赖朝廷威德所及,获免旷弛,岂胜感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川陕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镇归之五年,日勉循厥职,旷弛是惧!”
  • 汉字详情

    kuàng [kuang]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Y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AI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2) 同本义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矇。——《后汉书》

    (3)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4) 心境开阔,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6) 空旷;开阔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野。——《诗·小雅·何草不黄》

    独观于昭旷之道。——《汉书·邹阳传》

    土地平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下平旷。——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旷平(宽广平坦);旷廊(空旷;空阔);旷僻(空阔而偏僻);旷宇(广阔的原野;宽广的胸怀)

    (8) 久

    自夏涉玄冬,弥旷大余旬。——刘桢《赠五官中郎将》

    (9) 又如:旷劫(佛教指过去时间极长);旷代(隔世,谓历时长久)

    (10) 遥远

    旷如望羊。——《孔子家语·辨乐》。注:“用志广远。”

    (11) 又如:旷迥(遥远之处);旷望(极目眺望,远望);旷绝(僻远)

    (12) 无妻的,有时也指无夫的 。如:旷女(无夫的成年女子)

    (13) 罕见;超绝 。如:旷恩(罕见的恩德)

    动词

    (1) 空,使空闲

    祥车旷左。——《礼记·曲礼》

    旷安宅而弗居。——《孟子》

    无旷庶官。——《书·皋谟》

    无旷其众。——《国语》

    (2) 又如:旷虚(虚空;空缺);旷绝(空缺);旷额(空额)

    (3) 绝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清· 黄宗羲《原君》

    (4) 耽误;荒废

    弃德旷宗。——《左传·昭公十年》

    今得强赵之兵,以杜 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战国策·赵策四》

    (5) 又如:旷班;旷任;旷惰(怠惰,荒废职守);旷官(官吏荒废职守,才能不足称其职;悬缺待补的官职);旷土(荒芜的土地);旷学(荒废学业)

    英文翻译

    extensive, wide, broad; empty

    方言集汇

    ◎ 粤语:kwong3

    宋本广韵

    chí [chi]
    部首: 312
    笔画: 6
    五笔: X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PD
    四角: 14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2) 同本义:

    弛,弓解也。——《说文》

    弛弓尚角。——《礼记·曲礼》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张。——《楚辞·谬谏》

    (3) 又如:弛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

    (4) 松弛,放松

    弛,缓也。——《广雅》

    四日弛力。——《周礼·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热而筋弛。——《素问·刺要论》

    (5) 又如:弛易(松慢;变换);弛纵(放纵);弛玩(松懈玩忽)

    (6) 解除

    令弛县。——《周礼·大司乐》。注:“释下之。”

    弛周室之忧。——《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犹解也。”

    (7) 又如:弛解(解除警卫);弛防(解除防备)

    (8) 毁坏;废弃

    庶民弛政。——《礼记·乐记》。注:“去纣时苛政也。”

    弛侯。——《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注:“废也。”

    文公欲弛 孟子之宅。——《国语·鲁语》

    (9) 又如:弛力(舍弃力役的事情);弛政(除去苛政)

    (10) 释放 。如:弛狱(释放狱囚)

    (11) 放下

    弛于负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注:“去离也。”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12) 又如:弛仗(放下兵器);弛兵(放下武器);弛担(放下担子;推卸责任);弛卸(推卸)

    (13) 延缓 。如:弛期(延缓时日);弛沓(拖沓)

    形容词

    (1) 懈怠,松懈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弛绝(松懈断绝);弛惰(松懈怠惰)

    英文翻译

    loosen, relax, unstring a bow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c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1 [宝安腔] ci3 [梅县腔] chii3 chi3 [台湾四县腔] cih3 je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si3 ye1 [海陆丰腔] chi3 ze1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施是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ɕĭesjex/sj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