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

zǎo chéng [ zao cheng]
注音 ㄗㄠˇ ㄔㄥˊ

词语释义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

词语解释

  1.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

    《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 瞻 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南史·文学传·杜之伟》:“﹝ 之伟 ﹞年十五,遍观文史及仪礼故事,时辈称其早成。”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始微有知,则好学问;咨禀教飭,不烦提諭;月开日益,卓然早成。”《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

《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瞻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南史·文学传·杜之伟》:“﹝之伟﹞年十五,遍观文史及仪礼故事,时辈称其早成。”
唐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始微有知,则好学问;咨禀教飭,不烦提諭;月开日益,卓然早成。”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

早成的网络释义

早成

  • 早成,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 瞻 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 汉字详情

    zǎo [zao]
    部首: 429
    笔画: 6
    五笔: JH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AJ
    四角: 6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2) 同本义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 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早朝(早晨朝参);早膳(吃早饭);早霞(朝霞);早堂(旧时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称“早堂”);大清早

    (4) 姓

    副词

    (1) 本来;已经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早来(本是;已经);早为(已是)

    (3) 幸亏,幸而 。如:早则(幸而;早该;早已)

    (4) 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早与之绝。——《资治通鉴》

    早定大计。

    (5) 又如:他早走了;早死了;早世(过早地死去;夭死)

    代词

    何时;何日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宋· 辛弃疾《卜算子》

    形容词

    (1) 在平生的早期;在年轻时 。如:曾是一个热情的、早熟的姑娘;早茂(年幼时便才华出众);早成(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成熟);早夭(未成年而死);早寡(妇女年少丧夫)

    (2) 特指年幼时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宋· 陆游《书愤》诗

    (3) 又如:早年

    (4) 在通常、预期、规定或实际的时间以前。是迟或晚的反义词

    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一》

    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5) 又如:今年春天来得早;早间(不久前);迟早(或早或晚);趁早(抓紧时机或提前时间);提早(提前);早律(早来的季候);推测结果还为时太早;六十岁退休可不早;早早(比常时为早;很早)

    动词

    早上见面时,相互招呼用语 。如:先生早;你早!

    英文翻译

    early; soon; mor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ou2
    ◎ 客家话:[东莞腔] zau3 [宝安腔] zau3 [梅县腔] zau3 [海陆丰腔] zo3 zau3 [客英字典] zau3 [陆丰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zo3 [沙头角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zo3 zau3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晧上聲開口一等tsɑucaux/zav
    chéng [cheng]
    部首: 412
    笔画: 6
    五笔: DNNT
    仓颉: IHS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名词

    (1) 成功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如:增产三成

    形容词

    (1) 现成的 。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如:他可真成!

    副词

    (1) 表示答应、许可 。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英文翻译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seng4 si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2 sang2 [梅县腔] shang2 shin2 zhang5 [沙头角腔] sin2 siang2 [客英字典] shin2 sang2 [宝安腔] sin2 [客语拼音字汇] sang2 s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台湾四县腔] siin2 sang2
    ◎ 潮州话:sêng5(sêng) zian5(chiâⁿ) sian5(siâ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zjengʑ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