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律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
唐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年华开早律,霽色荡芳晨。”
引证解释
⒈ 谓早来的节候。古以玉律候气,故称。
引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年华开早律,霽色荡芳晨。”
早律的网络释义
早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2) 同本义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 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早朝(早晨朝参);早膳(吃早饭);早霞(朝霞);早堂(旧时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称“早堂”);大清早
(4) 姓
副词
(1) 本来;已经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早来(本是;已经);早为(已是)
(3) 幸亏,幸而 。如:早则(幸而;早该;早已)
(4) 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早与之绝。——《资治通鉴》
早定大计。
(5) 又如:他早走了;早死了;早世(过早地死去;夭死)
代词
何时;何日
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宋· 辛弃疾《卜算子》
形容词
(1) 在平生的早期;在年轻时 。如:曾是一个热情的、早熟的姑娘;早茂(年幼时便才华出众);早成(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成熟);早夭(未成年而死);早寡(妇女年少丧夫)
(2) 特指年幼时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宋· 陆游《书愤》诗
(3) 又如:早年
(4) 在通常、预期、规定或实际的时间以前。是迟或晚的反义词
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战国策·齐策一》
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早晚。
(5) 又如:今年春天来得早;早间(不久前);迟早(或早或晚);趁早(抓紧时机或提前时间);提早(提前);早律(早来的季候);推测结果还为时太早;六十岁退休可不早;早早(比常时为早;很早)
动词
早上见面时,相互招呼用语 。如:先生早;你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zau3 [宝安腔] zau3 [梅县腔] zau3 [海陆丰腔] zo3 zau3 [客英字典] zau3 [陆丰腔] zo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zo3 [沙头角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zo3 zau3
◎ 潮州话:z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早 | 子晧 | 精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x/za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聿( )声。本义:法律;法令)(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律,均布也。——《说文》
出以律。——《易师》
律,法也。——《尔雅·释诂》
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
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
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
(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
(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
(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
(10) 古代爵位的等第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
(11) 指季节和气候
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
动词
(1) 约束
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
(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
(3) 遵循
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4) 击
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
形容词
(1) 高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