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

jiù shū [ jiu shu]
繁体 舊書
注音 ㄐ一ㄡˋ ㄕㄨ

词语释义

旧书 jiùshū

(1) 残破的书

secondhand book

(2) 古书

books by ancient writers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破旧的书。(2)古书。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他把所有的旧书都扔掉了。
2、我偶然得到了几本极为有用的旧书。
3、我在伦敦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这本书。
4、现在,化学家们研发出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基于旧书或是历史文档所散发出来的气味,能够鉴别出它们所经历的不同老化过程。
5、看旧书的另一份乐趣在于你会像迎接一个老朋友一样迎接他。
6、所有准备丢弃的旧书和旧报纸都堆放在那里,所以我们称之为阅览室。
7、在作者完成《长岛古风》大约50年之后,该书的出版商在一家旧书书店里,从一堆纸张中找到了书的手稿。
8、那本旧书是我最珍贵的财产。
9、在美国教堂的义卖市场上卖旧书时,我与一名可能要买书的顾客发生了一场争论。
10、昨天晚上,我坐在我的角落里读些旧书,一直读到十二点。
11、特别是,在一位读者在“活到老,学到老”中发表的《拾起记忆》中建议的那样,我重读了。我准备在读过三本左右的新书后,再度阅读一本旧书。
12、在教堂的义卖市上卖旧书时,我与一名准备买东西的顾客发生了一场争论。
13、这个帮助防止由于旧书签或缓存搜索引擎结果引起的“链接失效”的情况。
14、但是目前可以通过谷歌下载的公共电子书都是一些版权已经过期的旧书,所以并不是最受欢迎的。
15、学生们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买卖旧书或者学习用品。
16、我学禅时在一本旧书里发现这个方法;这是直到今天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个。
17、旧金山基础图书馆就动用了20个扫描中心把旧书数字化。
18、美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09年,这个数据并没有区分新书和旧书的新版本。
19、翻腾一箱又一箱的旧书,是我这份工作最有趣的地方——我是一个旧书商。
20、这些回收的旧书,它们是如何带来自身使用和表意的一段段历史,它们又是如何作为传情达意的一个有力的运载工具来服务人类的,我对这些非常感兴趣。
21、旧书跟旧友一样,一旦失去就不能再得。
22、不需要在旧书里面查找最佳的算法以确定一个节点是否在树中另一个节点的前面。
23、书架上堆着发霉的旧书,书页已经又黄又脆。
24、通常,电子书都要比旧书便宜,但比租的要贵。
25、使用Lulu,你也可以扫描和数字化你的旧书、相册和照片。
26、但是这个转变对于物理图书馆员StellaOta来说是更困难的,她在准备6月9号物理馆的闭馆,因而要决定几千册旧书的命运。
27、在Lee的作品中,回收的旧书呈现出有机的感觉,因为它们被巧妙地改造成了花朵、抽象球体以及其它夺人眼球的形状。
28、“我发觉自己被旧书的那种温馨的、具有质感和象征意义的品质所吸引差不多有十年了,”Lee在她的网站上表示。

旧书的国语词典

陈旧或破损的书。

如:「她喜欢在旧书摊寻宝。」

旧书的网络释义

旧书 (名词解释)

  • (1)指书的品相新旧程度。
  • (2)指出版时间久远的书籍。
  • (3)过去的书信。
  • (4)古书。
  • 旧书造句

    我捡起那本旧书,但书却在我手中破散了。
    旧书不厌百回读,人求上进先读书。
    她把皱皱巴巴的旧书整治得平平展展,整整齐齐地摞在柜子上的一角,有人问,她说等我长大了好读。
    书就好比女人,一个人拿到一本新书,翻阅时自会有见到一个处女一样怜香惜玉的好感,因为至少这本书里的内容他是第一个读到的;反之,旧书在手,就像娶个再婚女人,春色半老红颜半损,翻了也没兴趣韩寒。
    像姜德明这样藏书有成的人,收藏的古旧书多藏有复本,可用以交换自己没有的书籍,这样就越藏越精。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容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畿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撷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看着这个旧书包,我的思绪好像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的人倒是整月都能获知好书的消息,无论新书还是旧书。
    周慧敏马浚伟回收旧书义卖。
    半个多月前,我去旧书市场淘书。
    不过这几捆书里还有十几本保存完好的古版线装旧书,这个就可能会值点儿钱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周四的下午相约于琉璃厂古旧书部,看他从架上信手拈出一册,听他随口讲出许多相关的故实。
    经核实,张杰和刘烨系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刘某化名,二人均是外地来京的旧书贩。
    那场培训对中国古旧书业系统影响较大,被业内人士称为古书界的黄埔一期,可惜后来没有接着办下去。
    看看上了点年代的旧书,头上小雨浠浠沥沥,耳边不时传来船娘的歌声,一时仿佛时空交错,这才是人们想要过的生活呀。
    据说当时因为小寨工人文化宫拆迁,去旧图新,这些被视为废物的书就流入旧书摊,被淘书人和小书贩所争抢。
    他开玩笑说,还想如果中了爱国奖券的特别奖,他会拿着这笔意外之财到欧洲去逛旧书铺用。
    教材循环是一项好举措,我们上大学时上选修课时都是去淘旧书,自己毕业时也将用不上的旧书交给书贩。
    那些恨不能替的日子里,放大了的爱恨纠缠,竟叶想过,就此一生了;深知,妄想时间在他赠与我的旧书卷里荒芜——没有了旧的人,没有了旧的事,没有了魏家坪,甚至没有了那个叫姜生的姑娘……乐小米。
    以前厦大医院有个“思无邪旧书店”,每当新到一批好书,大家就互相通气“哪里又死了一个老头,快去淘书!”然后就又想起来一些别的事。

    汉字详情

    jiù [jiu]
    部首: 429
    笔画: 5
    五笔: H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A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 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2) 鸺鶹,即猫头鹰

    (3)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5)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6) 又如:复旧;照旧

    (7) 指世族 。如:旧家(世家望族);旧家子(世家子弟)

    (8) 通“丘( qiū)”。丘冢,坟墓

    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不颓旧冢,而 越人服。——《大戴礼·保傅》

    形容词

    (1) 过时的;陈旧的(跟“新”相对)

    保守也故永旧。——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旧牌儿(旧谱子。旧规矩;老样子);旧楮(旧纸币);旧垒(旧的堡垒、营垒);旧矩(老规矩);旧车;旧衣服;旧流丢(破旧的样子)

    (3) 从前的;原先的

    告尔旧止。——《诗·大雅·抑》

    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非旧器者举毁。——《礼记·王制》

    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4) 又如:旧来(原来);旧司(原来的职守);旧姻(原先的配偶);旧望(向来的门第);旧瘴(原有的瘴气);旧格(原来的风格);旧腊(去年腊月);旧恩(往日的情谊);旧岁(去年);旧家(从前住过的房宅);旧志(从前的抱负);旧我(从前的我)

    (5) 长久

    旧,久也。——《小尔雅》

    旧井无禽。——《易·井》

    旧劳于外。——《书·无逸》

    周虽旧邦。——《诗·大雅·文王》

    修旧也。——《公羊传·庆公二十九年》

    (6) 又如:旧邦(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旧人(久于其位的人)

    英文翻译

    old, ancient; former, past

    方言集汇

    ◎ 粤语:gau6

    宋本广韵

    shū [sh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NNH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DS
    四角: 53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聿,者声。聿( ),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4) 画

    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名词

    (1) 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凡载籍谓之书。——《正字通》

    申子、 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史记·礼书》李隐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采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3) 信件,信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4)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信);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5) 奏章;文书,文件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7) 字体,字形 。如: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8) 书法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学书费纸,犹胜饮酒费钱。——欧阳修《学书费纸》

    (9) 又如:楷书;隶书;书判(判别书法与文章的优劣);书圣(指造诣最高的书法家);书意(书法的神髓);书品(评论书法优劣的书;书法的风格造诣);书格(书法的风格)

    (10) 《尚书》的简称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清· 刘开《问说》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文字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李贺《感讽》

    (12) 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3) 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礼记》。孙希旦集解:书、计,即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也。

    (14) 古代皇帝的诏书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无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汉书》

    (15) 说书,曲艺的一种 。如:书寓;听书

    (16)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17) 姓

    英文翻译

    book, letter, document; writ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