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榆

sī yú [ si yu]
注音 ㄙ ㄩˊ

词语释义

亦作'斯褕'。 汉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词语解释

  1. 亦作“ 斯褕 ”。 汉 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长卿 便略定 西夷 , 卭 、 筰 、 冄 、 駹 、 斯榆 之君皆请为内臣。” 北周 王褒 《上庸公陆腾勒功碑》:“ 板楯 酋豪, 斯褕 君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斯褕”。 汉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卭、筰、冄、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北周王褒《上庸公陆腾勒功碑》:“板楯酋豪, 斯褕君长。”

斯榆的网络释义

斯榆

  • 斯榆,又作“斯褕”、“徙榆”。古代西南民族。汉代时活动于蜀郡徙县(今四川天全)。魏晋时越巂郡邛都县(今四川西昌)亦有该族分布。
  • 汉字详情

    [si]
    部首: 417
    笔画: 12
    五笔: ADW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CHML
    四角: 428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 同本义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3)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4)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5)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代词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 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形容词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助词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英文翻译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东莞腔] su1 [海陆丰腔] s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sĭesie
    [y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OMN
    四角: 48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英文翻译

    elm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