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布

fū bù [ fu bu]
注音 ㄈㄨ ㄅㄨˋ

词语释义

铺叙,铺陈。

词语解释

  1. 铺叙,铺陈。

    《释名·释典艺》:“诗,之也,志之所之也。兴物而作谓之兴,敷布其义谓之赋,事类相似谓之比。”

引证解释

⒈ 铺叙,铺陈。

《释名·释典艺》:“诗,之也,志之所之也。兴物而作谓之兴,敷布其义谓之赋,事类相似谓之比。”

敷布的国语词典

颁行。

如:「敷布政令」。

敷布的网络释义

敷布

  • 敷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ū bù,基本意思是铺叙,铺陈。
  • 敷布的翻译

    英语: medical dressing, bandage

    敷布造句

    芥末敷布使雷诺氏病患者增加更多的血液,该病症因循环问题而导致患者手指冰凉。
    如果无法浸泡,可以用浸布或敷布。
    赫伯特的创口上盖着敷布和棉花,包扎得不松不紧,以便使创口合拢而不致最后出现发炎的反映。
    喉咙痛用冷敷布敷一下可能会好一些。
    在水份释放性上,依照不同的中药材及使用需求可选用适当的不织布作为敷布基材。
    热敷布一种用作温暖潮湿的药物敷布的物质或材料;糊状敷剂。
    将病人移开直接的阳光照射并用冷敷布冷却病人并扇风。
    应该使用热的敷布敷在患者的胸部与腹股沟部。
    这里是敷布,块敷在身体某一部位的柔软纱布或其它材料,用来止血或提供热、冷、湿或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或防止感染。
    如果无法浸泡,用已经浸过这种溶液的敷布覆盖烧伤区域。
    主题包括各种草药及其在泡浴,敷布,和糊药用途的治疗作用。

    汉字详情

    [fu]
    部首: 425
    笔画: 15
    五笔: GEHT
    五行:
    吉凶:
    仓颉: ISOK
    四角: 5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2) 同本义

    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书·康王之诰》

    敷政优优,百禄是道。——《诗·商颂·长发》

    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皮日休《原弈》

    (3) 又如:敷民(施于人民。敷:布施);敷施(布施);敷锡(施赐);敷教(布施教化)

    (4) 铺展;铺开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牖间南向,敷重篾席。——《书·顾命》

    敷宴席。——《穆天子传》

    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汉书·陈汤传》。师古曰:“傅,读曰敷。敷,布也。”

    (5) 搽,涂上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6) 又如:敷粉;敷药

    (7) 通“布”( )。宣告;陈述

    不能敷扬五教,翼赞日月。——《后汉书·张网传》

    善敷者辞殊而义显。——《文心雕龙·鎔裁》

    (8) 又如:敷布(陈述);敷文(铺陈文藻);敷畅(敷陈发扬);敷奏(敷陈上奉);敷释(铺叙阐释);敷布(叙陈)

    (9) 开

    用花者取花初敷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敷英(开花);敷秀(敷英;敷披。开放);敷荣(繁荣;开花);敷华(开花)

    (11) 传布 。如:敷弘(传布弘扬);敷展(展布,传播);敷扬(传播宣扬);敷显(传布显扬)

    (12) 宣布;公布 。如:敷宣(宣布);敷政(推行政事);敷纶(宣诏);敷露(公布,披露)

    (13) 足,够

    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入不敷出;敷余(多余;多出)

    (15) 通“溥”。分布;散布

    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诗·周颂·赍》

    (16) 又如:敷芬(发散香气);敷条(展枝);敷闻(使名声远扬);敷兴(广布而使人高兴)

    (17) 生长

    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书·禹贡》

    (18) 通“傅”( )。附着

    郭门在外为衡,以两木当门,凿其木,维敷上堞。——《墨子·备城门》

    形容词

    (1) 普遍

    敷天之下。——《诗·周颂·般》

    (2) 又如:敷求(广求;遍求);敷洽(广布);敷寻(广泛寻访);敷广(广泛传播);敷光(普照)

    (3) 通“肤”。浅薄

    末学敷浅,诚所未详。——顾野王《上呈启》

    英文翻译

    spread, diffuse; apply, pai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海陆丰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东莞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芳無平聲合口三等pʰĭuphyo/phiu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