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

jiào zhí [jiao zhi]
繁体 教職
注音 ㄐ一ㄠˋ ㄓˊ

词语释义

《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

指教官。

指教员的职务。

词语解释

  1. 《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

    《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

  2. 指教官。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摘钞》:“ 宣德 间,大父 南山先生 与 慈谿 王公 来,俱以教职同荐入宪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戴益生》:“知阁下改就教职,都中朋辈,咸谓阁下失计。”

  3. 指教员的职务。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他突然辞去教职,抛下妻子,远迢迢地飞到 重庆 去了。”

引证解释

⒈ 《周礼》小宰六职之一。掌教化之事。

《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寧万民,以怀宾客。”

⒉ 指教官。

明黄溥《闲中古今录摘钞》:“宣德间,大父南山先生与慈谿王公来,俱以教职同荐入宪臺。”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戴益生》:“知阁下改就教职,都中朋辈,咸谓阁下失计。”

⒊ 指教员的职务。

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他突然辞去教职,抛下妻子,远迢迢地飞到重庆去了。”

教职的网络释义

教职

  • 官制名。凡府厅之教授,厅州之学正,县之教谕,府厅州县之训导等官,以及京内各类官学之博士、助教、学正、学录、教习等,均属教职。
  • 教职造句

    我在上文提到,最近几十年来,提供给大学教职员工的资源是过剩的。
    邓宁先生说:“得知其中一名学生死亡,恩波顿学校的教职工感到非常悲伤。这个男孩是一个自信、讨人喜欢、快乐的学生,他们会深深地想念他的。
    拨乱反正,抓纲治国,大学恢复招生后,对一些身犯严重错误,正在补充调查的教职工或学生,在移交公安部门之前,就先看守在这里,名之曰“控制”。
    因为坚持原则的立场,米塞斯已被两个国家驱逐。而且他因为不愿意附和凯恩斯革命的立场,被剥夺了享有声誉的教职。
    克罗说:“如果他们抓住空子,他们会抢走我们最好的教职人员”。
    署名权虽然给了教职工,但事实上,教职工真正得到的经济利益相当微薄。
    此外,他们又与教职员及学生交流,并参观传理学院、中医药学院、视觉艺术院、图书馆和学生宿舍。
    通过与不同部门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紧密工作,你将在学术上和社会方面得益。
    老师的推荐信可以由你的老师或任何一个你认识的教职人员,比如说项目负责人。
    尽管我已经学了很多年的汉语,但这次哈工大教职员工的素质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老师们都很专业、敬业并且学识渊博。
    在摄理大学只有一年的短期教职。
    学校把教代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托“双代会”制度,实施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穆兰从附幼到初中都没有离开过市一中,而且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市一中的教师,她的家也住在市一中教职工的小区,这样的背景她怎么就背叛了市一中呢?育人中学太好了。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舍监,辅导长或教职员推荐,另作特殊情况考虑。
    该书主编张晋藩先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身兼教职,笔耕不辍,在清代法制史研究方面著述颇多,同时他还是中国法制史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多次学术会议的组织者。
    江宜桦表示,如果留下来能够帮助更多的弱势,他不能再想离开教职后的生活保障,人总该在“这样的年纪做一点浪漫的事”。
    负责监督和执行考勤制度保证教职工遵守我们的制度。
    他的导火线都很简单,大半为记分不公平或饭菜不好等小问题,反对一个教员或一个庶务员,后来迁于全体教职员,闹到散学。
    教职现场检察员进行工厂访问的频率?

    汉字详情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