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乏
词语释义
救济困难的人。
词语解释
救济困难的人。
《左传·文公十五年》:“救乏、贺善、弔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絶其爱,亲之道也。”《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且 邕 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賙惠,家无私聚。”
引证解释
⒈ 救济困难的人。
引《左传·文公十五年》:“救乏、贺善、弔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絶其爱,亲之道也。”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且邕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賙惠,家无私聚。”
救乏的网络释义
救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救 | 居祐 | 見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kĭəu | kiuh/kio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
故文反正为乏。——《左传·宣公十五年》
凡乏用革。——《仪礼·大射仪》
乏参侯道。——《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
(2)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
动词
(1) 假借为贬。物质财富短缺
振乏绝。——《吕氏春秋·季春》。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史记·货殖列传序》
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2) 又如:乏资(缺乏费用);乏力(缺少气力);不乏其人
(3) 荒废;耽误
子往矣,无乏吾事。——《庄子·天地》
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臃肿,事幸无乏。——《明史》
(4) 没有,无 。如:乏趣(无味,没有兴味);乏手(手头不宽裕);乏角儿(没有名气的演员)
形容词
(1) 不正 。如:乏样子(丑陋的相貌)
(2) 疲乏;无力
因其劳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3)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马乏
(4) 使土地贫瘠的,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 。如:乏地
(5) 无能的,不中用的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
(6) 又如:乏角儿(演技不高、没有名气的演员)
(7) 穷困 。如:乏用(手头拮据);乏竭(竭尽;穷困);乏窘(穷困艰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东莞腔] fap8 [沙头角腔]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 潮州话:huag8【潮州】huêg8 (hûak 旧时:hûe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乏 | 房法 | 並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bʰĭwɐp | byap/b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