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掠

gōng lüè [gong lüe]
注音 ㄍㄨㄥ ㄌㄩㄝˋ

词语释义

袭击抢夺。

词语解释

  1. 袭击抢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戴渊 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 江 淮 间,攻掠商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 匈奴 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

引证解释

⒈ 袭击抢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匈奴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

攻掠的国语词典

进攻侵略。

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

攻掠的网络释义

攻掠

  • 攻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gōng lüě ,意思是袭击抢夺。
  •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A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lüè [lv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iy
    五行: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2) 同本义

    掠,夺取也。——《说文新附》

    (3) 按:掠是“略”的分别字,以别于经略、简略的略

    已恶而掠美为昏。——《左传·昭公十四年》

    输掠其聚。——《左传·昭公二十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掠美(夺取他人的优点或成就);掠卤(掳掠,抢夺);掠掇(动手动脚);掠贩的(拐卖人口的人);掠阵(夺取阵地);掠抄(抢劫);掠剩(抢劫后的剩余之物);掠盗(抢劫,抄掠);掠贩(用抢骗等方式贩卖人口)

    (5) 拷打;拷问

    毒掠百姓。——《南史·柳仲礼传》

    (6) 又如:掠治(拷问犯人);掠考(掠拷。笞击拷问);掠杀(拷打而死);掠理(拷打讯问);掠笞(拷打;苔击)

    (7) 拂过

    髻鬟之始掠。——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掠江东南去。——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浮光掠影。——清· 冯班《沧浪诗话纠谬》

    (8) 又如:掠地(擦过或拂过地面);掠海(拂过海面);掠袭(犹飘拂)

    (9) 砍伐;砍

    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水浒传》

    (10) 梳理

    镜儿里不住照,把须鬓掠了重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1) 又如:掠子(发篦);掠头(梳子);掠削(梳理齐整貌)

    (12) 用某种小动作来表明或传达一种感情 。如:他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

    (13) 〈方〉∶顺手拿,抄 。如:他掠起一根棒子就打

    (14) 扔;抛

    春梅把鞋掠在地下。—— 明· 笑笑生《金瓶梅》

    (15) 压;商议 。如:掠阵(压阵;助威);掠掇(盘算;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