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伐

gōng fá [ gong fa]
注音 ㄍㄨㄥ ㄈㄚˊ

词语释义

1.攻打讨伐。 2.指药性猛烈。

词语解释

  1. 攻打讨伐。

    《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国无能攻伐。”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若仍不从,则同攻伐其国土,改易其政府。”

  2. 指药性猛烈。

    《天雨花》第十四回:“不想 郑贵妃 暗嘱内医 崔文昇 ,投以大黄等攻伐之剂。”

引证解释

⒈ 攻打讨伐。

《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
《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国无能攻伐。”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若仍不从,则同攻伐其国土,改易其政府。”

⒉ 指药性猛烈。

《天雨花》第十四回:“不想郑贵妃暗嘱内医崔文昇,投以大黄等攻伐之剂。”

攻伐的国语词典

攻打讨代。

攻伐的网络释义

攻伐 (词语)

  • 攻伐,汉语词汇。
  • 拼音:gōng fá
  • 释义:1、攻打讨伐。2、指药性猛烈。
  • 攻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fá,是指攻打讨伐。
  • 攻伐的翻译

    英语: to attack, to raid, (of medicine)​ potent
    德语: angreifen (V)​

    攻伐造句

    因为从明史来看,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攻伐最终能够战胜群雄一统天下,也许是天命有归,运气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
    用中药处方治疗帕金森,一般常用平肝潜阳的方法,还有人应用调补气血的方法治疗,也有人用用汗、吐、下法配合,攻伐痰热。
    黄龙破阵符,卖吗?效用乃是召唤出一条黄龙真影,攻伐敌人,目测此符的威力,哪怕是地仙都难以抵挡!
    所以,治军无方的将领不能让他统率军队,离心离德的军队不能用以攻伐故人。
    有吃补药吃出毛病而用凉药去攻伐的;阳药吃出毛病,用阴药去清润的。
    赵氏竟敢不献土地,智伯便大兴问罪之师,并率领韩、魏二氏,攻伐赵氏,意欲剪灭之而占有其地。
    三昧神火更旺,不停地喷涌而下,九龙口冒仙烟,想来已是疲累,怎奈哪吒号令不可忤逆,只好言听计从,豁出了老命攻伐。
    黑虎一族的大能狂暴了,那种白虎音波四散,攻伐力惊人,赤芒芒一片,冲击火都城墙,却为璀璨光幕所阻。
    所有的洪荒大能在这一刻都震惊了,四海的屏障并不能将他们的目光阻挡,帝俊爆发的绝世攻伐,让他们胆战心寒。
    渐有旷古绝今之奇谋生,损毁钢常,还权四大于民,以民众批判官僚,且自相攻伐,欲使群恶毕现而铲绝,使天下自乱,以求天下大治。
    待群雄齐头并进之时,攻伐暴秦!
    金蛇生灵早就是在两人之间接连受创了,而今千月借动大地祖脉灵气不断出手,斗战圣体的盖世战力都运转起来,破碎金蛇生灵的战甲,进行一连串的可怕攻伐。
    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两件法宝相继而至,让众人对秦浩彻底死心了,在这样的攻伐下体质在强横又如何,这无异于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况且还是两大法宝秘术下。
    上古年间,有一‘洪荒刺豪’,防可御敌,攻伐无双,洪荒大虫远而避之,不远与其交锋。
    狼族是善于攀援纵越,但数丈高的城墙还不是血肉之躯可以硬撼的,于是在无数次的攻伐中,它们发明了这种粗陋的应对之法。
    民族之间,互相攻伐,恩恩相报何时了?说到底。
    桑田同样修行上圣仙法,但她不像桑海或者巫咸一样修炼攻伐之术,她主修奇门遁甲,在感知方面,要超过燕云陌和桑海。
    李弘冀扫了李煜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捻子落下,开始攻伐了起来。
    签约的事情并不复杂,楚国虽然遭到齐、晋两国的联手攻伐,办事的衙门却没有关闭,只要找一个中人作证,到衙门画押按手印,就可以完成房契转让事宜。

    汉字详情

    gōng [gong]
    部首: 425
    笔画: 7
    五笔: A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攻,击也。——《说文》

    攻灵公于 桃园。——《左传·宣公二年》

    宽则两军相攻。——《战国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公输盘为 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 宋。——《墨子·公输》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谋攻》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3) 又如:攻车(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于进攻);攻钞(攻打劫掠);攻围(攻敌时切断敌人要塞与外界的交通,予以四面包围);攻无不取(只要进攻,必能夺取)

    (4) 指责

    五曰攻,六曰说。——《周礼·太祝》。注:“以辞责之。”

    攻者责也。——《论衡·顺鼓》

    (5) 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攻摘(批评指摘)

    (6) 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7) 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攻熨(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引申为改正);攻泻(饮服烈性药物使之宣泻)

    (8) 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9) 又如:攻苦食淡(致力于勤苦之事,食用无味之物。引申为艰苦自励,一心求学);攻苦(从事于劳苦之事。多指苦心求学);攻习(攻读;奋力学习)

    (10) 治理,加工

    攻,治也。——《广雅·释诂三》

    庶民攻之。——《国语·楚语上》

    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吕氏春秋·上农》

    贤第新成,攻坚。——《汉书·董贤传》

    (11) 又如:攻玉(琢磨玉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形容词

    (1) 通“功”。器物精好坚利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诗·小雅·车攻》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荀子·议兵》

    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淮南子·原道》

    (2) 又如:攻牢(坚固);攻致(坚固紧密);攻完(坚固完好)

    名词

    通“功”。功绩

    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墨子·非攻下》

    英文翻译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东莞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宝安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
    [fa]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A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名词

    (1) 通“阀”。功劳,功业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英文翻译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台湾四县腔] fat8 [东莞腔] fa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