撠掖
注音
ㄐ一ˇ 一ㄝˋ
词语释义
1.拘持。
词语解释
拘持。
唐 颜真卿 《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士有牢笼太虚,撠掖玄造,摆元气而词锋首出,轧无间而理窟肌分者,其唯 玄真子 乎?”
引证解释
⒈ 拘持。
引唐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士有牢笼太虚,撠掖玄造,摆元气而词锋首出,轧无间而理窟肌分者,其唯玄真子乎?”
撠掖的网络释义
撠掖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戟 | 几劇 | 見 | 陌三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庚 | 梗 | kiek/kyak | kĭɐk |
详细解释
yē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yè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support with the arms; stick in, tuck in;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繹 | 羊益 | 以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jek | j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