撄扰

yīng rǎo [ ying rao]
繁体 攖擾
注音 一ㄥ ㄖㄠˇ

词语释义

扰乱。

词语解释

  1. 扰乱。

    《庄子·徐无鬼》“而不以物与之相攖” 唐 成玄英 疏:“乘二仪之实道,顺万物以逍遥,故不与物相攖扰。”

引证解释

⒈ 扰乱。

《庄子·徐无鬼》“而不以物与之相攖” 唐成玄英疏:“乘二仪之实道,顺万物以逍遥,故不与物相攖扰。”

撄扰的网络释义

撄扰

  • 撄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īng rǎo,是指扰乱。
  • 汉字详情

    yīng [ying]
    部首: 330
    笔画: 14
    五笔: RMMV
    五行:
    仓颉: QBOV
    四角: 57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婴声。本义:扰乱,干扰)

    (2) 同本义

    不以人物利害相撄。——《庄子·庚桑楚》

    (3) 又如:撄宁(外物的扰乱);撄心(扰乱心神)

    (4) 缠绕

    勿挠勿撄,万物将自称。——《淮南子》。高诱注:“撄,缨也。”

    (5) 又如:撄城(环城);撄挽(纠缠)

    (6) 触犯

    杀害既多,必撄鬼神之怒。——《绿野仙踪》

    (7) 又如:撄怒(触怒);撄拂(触犯,拂逆);撄鳞(喻触怒帝王)

    (8) 触

    事势至此,陛下且忍之,不可撄其锋也。——《三国演义》

    (9) 又如:撄宁(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撄锋(触碰锋镝)

    (10) 向…挑战或撩斗

    虎负嵎,莫之敢撄。——《孟子》

    英文翻译

    oppose, offend, run counter to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宋本广韵

    rǎo [rao]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KU
    四角: 5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手,擾省( 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3) 同本义

    扰,扰乱也。——《玉篇》

    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四年》

    秦失其道,豪杰并扰。——《史记·太史公自序》

    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三国志·吴主传》

    (逆夷)不敢复行兹扰。——《广东军务记》

    大惊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扰搅(搅扰);扰怨(扰民惹怨);扰紊(扰乱);扰逼(骚乱逼迫);扰累(扰害);扰习(言习以为常);扰夺(掠夺);扰民(侵扰百姓)

    (5) 叨扰,指受人财物、饮食

    凡吊及送丧葬者,必助其丧事而勿扰也。——司马光《书仪》

    (6) 安抚;和顺

    以扰万民。——《周礼·大宰》

    (7) 又如:扰乂(安定,治理);扰绥(安抚)

    (8) 驯养

    乃扰畜龙。——《左传·昭二九年》

    (9) 又如:扰化(教化);扰畜(驯服;驯养);扰柔(驯服);扰服(驯服);扰狎(驯服);扰民(驯服百姓);扰顺(驯服)

    形容词

    (1) 混乱;烦乱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扰冗(烦乱);扰惑(烦乱);扰烦(烦扰);扰弊(因纷扰而衰弊);扰嚷(犹吵闹);扰惧(惊恐,慌乱)

    (3) 浑浊不清

    水扰则鱼鳖不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吕氏春秋》

    (4) 柔弱;顺从

    扰而毅。——《书·皋陶谟》

    其后有刘累,学扰龙。——《史记·夏本纪》

    里安户扰,罔有不咸。——宋· 曾巩文

    (5) 又如:扰从(顺从);扰毅(和顺坚毅)

    名词

    家畜

    其畜宜六扰。——《周礼·夏官》。郑玄注:“六扰,马、牛、羊、豕、犬、鸡。”

    英文翻译

    disturb, annoy, agitate

    方言集汇

    ◎ 粤语:jiu2 ji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