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绂

jìn fú [ jin fu]
繁体 搢紱
注音 ㄐ一ㄣˋ ㄈㄨˊ

词语释义

系印绶于身。谓居官。

词语解释

  1. 系印绶于身。谓居官。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君虽搢紱朝班,讽议庠塾,而心标象外,志结霞门。”

引证解释

⒈ 系印绶于身。谓居官。

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君虽搢紱朝班,讽议庠塾,而心标象外,志结霞门。”

搢绂的网络释义

搢绂

  • 搢绂,汉语词语,拼音是jìn fú,释义是系印绶于身,指居官。
  • 汉字详情

    jìn [jin]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GOJ
    仓颉: QMCA
    四角: 51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晉声。本义:插)

    (2) 同本义

    搢,插也。——《广雅》

    搢三而挟一个。——《仪礼·乡射礼》

    裨冕搢笏。——《礼记·乐记》

    无皮弁搢笏之服。——《淮南子·齐俗》

    (3) 又如:搢笏(插笏于腰间);搢扑(插扑于带间。扑为教刑之具);搢版(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4) 摇动,震动

    披甲带剑,挺铍搢铎。——《国语·吴语》

    (5) 又如:搢铎(响动金铎);搢挺(振奋)

    名词

    古人所佩的饰带 。如:搢(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绅先生(古代穿儒服的读书人)

    英文翻译

    to stick into; to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 客家话:[梅县腔] zin5 [台湾四县腔] zin3 [客英字典] zin5 [海陆丰腔] zin3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宝安腔]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cinh/zinntsĭĕn
    [fu]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DCY
    五行:
    仓颉: VMIKE
    四角: 23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

    (2) 同本义

    降尊就卑,怀玺藏绂。——《文选·张衡·西京赋》

    授单于印绂。——《汉书·匈奴传下》

    (3)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

    朱绂方来。——《易·困卦》

    英文翻译

    ribbon or cord used attach orna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