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

jìn hù [ jin hu]
注音 ㄐ一ㄣˋ ㄏㄨˋ

词语释义

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2.引申指朝见。

词语解释

  1. 亦作“ 搢忽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穀梁传·僖公三年》:“ 阳穀 之会,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墨子·公孟》:“ 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 。” 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 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2. 引申指朝见。

    明 董谷 《碧里杂存·宝志公》:“ 圣祖 异焉,勅建 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搢忽”。

⒉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之会, 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墨子·公孟》:“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
毕沅校注:“忽即笏字。”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⒊ 引申指朝见。

明董谷《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异焉,勅建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搢笏的国语词典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搢笏的网络释义

搢笏

  • 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墨子·公孟》就有公孟子搢笏而见墨子的描写:“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毕沅校注:“忽即笏字。”
  • 汉字详情

    jìn [jin]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GOJ
    仓颉: QMCA
    四角: 510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晉声。本义:插)

    (2) 同本义

    搢,插也。——《广雅》

    搢三而挟一个。——《仪礼·乡射礼》

    裨冕搢笏。——《礼记·乐记》

    无皮弁搢笏之服。——《淮南子·齐俗》

    (3) 又如:搢笏(插笏于腰间);搢扑(插扑于带间。扑为教刑之具);搢版(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见)

    (4) 摇动,震动

    披甲带剑,挺铍搢铎。——《国语·吴语》

    (5) 又如:搢铎(响动金铎);搢挺(振奋)

    名词

    古人所佩的饰带 。如:搢(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绅先生(古代穿儒服的读书人)

    英文翻译

    to stick into; to shak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3
    ◎ 客家话:[梅县腔] zin5 [台湾四县腔] zin3 [客英字典] zin5 [海陆丰腔] zin3 [客语拼音字汇] jin4 [宝安腔] z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一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刃眞A去聲開口三等眞Acinh/zinntsĭĕn
    [hu]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QR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PHH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2) 手板

    (3)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说文》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曳笏却立。

    持一象笏互。——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笏击(用笏板扑击);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5)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红楼梦》

    (6) 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众情危惧,共请主人,愿以白金十笏赎之。——五代·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

    (7) 指成锭的东西

    禧乃检箧中,得笔二管、墨一笏赠之。—— 清· 温睿临《南疆逸史》

    英文翻译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陆丰腔] wut7 [客英字典] fut7 v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w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海陆丰腔] fut7 wut7 [梅县腔] fut7 [宝安腔] f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骨入聲合口一等xuəthuot/x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