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短

jiē duǎn [ jie duan]
注音 ㄐ一ㄝ ㄉㄨ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揭短 jiēduǎn

(1)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disclose sb.'s shortcomings;pick out sb.'s fault;rake up sb.'s faults

词语解释

  1. 揭露短处。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你打人休打脸,駡人休揭短。” 柳青 《土地的儿子》四:“ 胡秃子 这一下把 李老三 顶得一声也不响了,只好用眼睛向乡长和我求援。对手却开始盛气凌人地尽情揭短了。”

引证解释

⒈ 揭露短处。

《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你打人休打脸,駡人休揭短。”
柳青《土地的儿子》四:“胡秃子这一下把李老三顶得一声也不响了,只好用眼睛向乡长和我求援。对手却开始盛气凌人地尽情揭短了。”

揭短的国语词典

指出他人的缺点、短处。《金瓶梅.第八六回》:「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也作「揭挑」。

揭短的网络释义

揭短

  • 揭短,指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 揭短的翻译

    法语: révéler les défauts de qqn

    揭短造句

    韩辰眯细眼睛贼笑不迭揭短是不对而不道德得,我也算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说话谈吐都得注意些。
    做人别揭短,打人不打脸。今日得罪人,明天有风险。
    做人呀,别太装,早晚要受伤;别太滑,迟早要挨砸;别太坏,迟早要被踹;别揭短,迟早被人铲;别太奸,都有一片天;别怕苦,早晚会享福;别滥情,爱一个就行。
    手艺相同的人,相互之间会揭短。同样有技巧的人,相互之间会竞争。
    那一阵夸奖文章连篇累牍,不怕自揭短,那会儿咱也受迷惑,也以为一二四师终于改邪归正、走入正道,没少给褒词。
    坚持面对面征求社会各方面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揭短,不怕亮丑,扎实认真地查摆和处理问题。
    一开始就鼓励大家,打消怕伤和气、怕穿小鞋、怕失选票、怕漏真相的顾虑,发言要直奔主题、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红脸”不“翻脸”。
    接下来就是受害人打来电话,再后来是光顾过小店的几个客人打来电话,都说在电视上看到她了,夸她敢于揭短亮丑,拳拳之心可昭日月。
    徐云出手稳准狠,每一击都是正中要害,绝不浪费自己的出手机会!平日里常言,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但作为一家涉及多种行业,子公司和加盟商遍布全国,数量众多、体系庞大的国际招商实体特丽洁来说,却自我揭短,令人不禁感慨。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因为嫉妒别人而揭短的小人物罢了。
    各省破天荒晒成绩单仍存问题揭短不够疑似应付。
    自我批评并非一件易事,难就难在他要自愿放下身段,自觉认识错误,自揭短处,自割尾巴,自查根源。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民谚 
    领导干部敢于把自己“摆进去”,问题才能“找出来”;领导干部勇于主动“亮丑”,党员群众才会敢于“揭短”,才能客观真实地“治治病”。
    她专爱揭短处,挑人长相。
    即使在高耀洁被困在自己的家中时,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还在周一称赞了她。这说明中国对于像高这样的揭短者的态度有点不太一致。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Q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PV
    四角: 56027

    详细解释

    名词

    标志

    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

    形容词

    (1) 高亢 。如:揭天(声音高入天际);揭调(高调);揭孽(很高的样子)

    (2) 揭揭

    (3) 修长的样子。

    (4)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

    动词

    (1) (形声。从手,曷声。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揭,高举也。——《说文》

    西柄之揭。——《诗·小雅·大东》

    修剑揭以低昂。——张衡《思玄赋》

    揭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揭竿为旗——汉· 贾谊《过秦论》

    两竿夹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揭厉(高举而扬厉之);揭鸡肆赦(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

    (4) 肩负;担;扛

    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5) 又如:揭箧(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文字)

    (6) 披露;发表;公布

    会闱揭晓,名次群英。——李昌祺《前灯余话》

    (7) 又如:揭条(揭桃。揭调,揭露别人的短处);揭旧书(方言。揭老底);揭极(揭发恶性的报告);揭参(揭发弹劾);揭黄(用黄榜公布);揭载(刊登;发表);揭贴(张贴)

    (8) 掀起; 拿开

    揭水指路。——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水浒传》

    (9) 又如: 揭白(旧时人死后,请画师给死人画像。首先要揭去死人脸上蒙的白纸,故名);揭地掀天(翻天覆地)

    (10) 露出;向上翘

    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唇揭者甚齿塞。——《战国策》

    (11) 借债 。如:揭借(借);揭债(借债);揭折(抵偿,折还)

    英文翻译

    raise, lift up;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yad5 [宝安腔] k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jat7 [东莞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 潮州话:giah4(kiah) ,gig4(kik)[揭阳]gêg4(k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例祭B開去聲開口三等祭Bkʰĭɛikhied/qyey
    duǎn [duan]
    部首: 518
    笔画: 12
    五笔: TDGU
    五行:
    仓颉: OKMRT
    四角: 8181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2)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说文》。按,短,不长也。

    以其长见与短见也。——《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

    帝尧长,帝 舜短, 文王长, 周公短, 仲尼长, 子弓短。——《荀子·非相》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短趁(打短工);短盘驴子(短途来往的驴子);短盘(分段作短程行走);短票(借贷的凭证,借约);短绠(短绳。比喻才学浅薄);短梦(短暂的梦)

    (4) 寿命短促

    凶短折。——《书·洪范》。郑注:“未冠曰短。”

    (5) 又如:短局促(短卒律,短古取。短促);短岁(短命,早死)

    (6) 浅薄,简陋

    问之人以穷其短。——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短才(智慧低下或才智笨拙的人);短笔(自谦文笔拙劣。同拙笔);短供(指粗简的菜肴)

    动词

    (1) 引申为不足,缺乏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不短钱花;短头(缺德;有罪;至少);短乏(犹贫乏);短欠(少;欠缺);短吃少穿(谓衣食困乏)

    (3) 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 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 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短恶(揭短,说坏话);短毁(谗言中伤);短状(检查书,供状)

    (5) 缩短 。如:短丧(缩短服丧期限);短价(减低或压低价格)

    (6) 指短路。拦路抢夺

    看他穿的袄子布衫靴子帽,则怕有短路的。——明· 徐伯株《贫富兴衰记》

    名词

    (1) 缺点;过失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短儿(过失;隐私;缺点);短道儿(坏主意);短话(关于别人缺点,错失的话);揭短;取长补短

    (3) 姓

    英文翻译

    short; brief; deficient, lack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2
    ◎ 客家话:[陆丰腔] don3 [客英字典] don3 [沙头角腔] don3 [宝安腔] don3 [台湾四县腔] don3 [梅县腔] don3 [海陆丰腔] don3 [东莞腔] don3 [客语拼音字汇] don3
    ◎ 潮州话:d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管上聲合口一等tuɑntuanx/tu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