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结

jiū jié [ jiu jie]
繁体 揪結
注音 ㄐ一ㄡ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聚结。

词语解释

  1. 扭结。指相互扭着殴打。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受了伤的 小李 和得意扬扬的那位‘小天才’一对公鸡似的怒目相对,足有半分钟,终于揪结在一块。”

引证解释

⒈ 扭结。指相互扭着殴打。

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受了伤的小李和得意扬扬的那位‘小天才’一对公鸡似的怒目相对,足有半分钟,终于揪结在一块。”

揪结的网络释义

揪结

  • jiū jié ㄐㄧㄨ ㄐㄧㄝ ˊ
  • 揪结
  • 扭结。指相互扭着殴打。 茅盾 《小圈圈里的人物》:“受了伤的 小李 和得意扬扬的那位‘小天才’一对公鸡似的怒目相对,足有半分钟,终于揪结在一块。” 汉 严忌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郢 客文章绝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敢随 杜甫 憎时命,欲向 田横 放厥声。”
  • 汉字详情

    jiū [jiu]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TOY
    五行:
    仓颉: QHDF
    四角: 590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秋声。本义:收聚)

    (2) 同本义

    佺揪聚军中币万余匹,悉袍、带并与之。——《新唐书》

    (3) 抓;扯住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 鲁达。——《水浒传》

    (4) 又如:揪捽(抓住;扭住);揪扯(揪抓拉扯);揪撇(抛到一边);揪采(瞅睬。看顾;理睬;扭拉);揪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些方法。通常用手指揪颈部、咽喉部、额部,使局部皮肤充血)

    (5) 抽打

    拨县里捉得去办,办理拐逃,揪二百藤条,收仔长监。——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英文翻译

    grasp with hand, pi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3 ciu1 ziu1 [梅县腔] ziu1 ziu3 [沙头角腔] tsieu1 [客语拼音字汇] jiu3 kiu3 qiu1 [海陆丰腔] kiu3 ciu1 ziu1 [客英字典] ziu1 [宝安腔] ciu1 z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由平聲開口三等ciu/zioutsĭəu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