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镜

wò jìng [ wo jing]
繁体 握鏡
注音 ㄨㄛˋ ㄐ一ㄥˋ

词语释义

1.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 2.泛指手握镜子。

词语解释

  1. 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驩蠖屈,从道污隆。” 李善 注:“《春秋孔録法》曰:‘有人卯金刀,握天镜。’《雒书》曰:‘ 秦 失金镜。’ 郑玄 曰:‘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惟天惟大,惟 尧 则之。惟地惟厚,惟王国之。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魏 籙仰天,玄符握镜。璽运会昌,龙图受命。” 唐 张说 《文舞》诗:“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承其祀,率礼罔愆。”

  2. 泛指手握镜子。

    唐 张九龄 《和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握镜慙先照,持衡愧后行。”

引证解释

⒈ 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驩蠖屈,从道污隆。”
李善注:“《春秋孔録法》曰:‘有人卯金刀,握天镜。’《雒书》曰:‘ 秦失金镜。’ 郑玄曰:‘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梁元帝《玄览赋》:“惟天惟大,惟尧则之。惟地惟厚,惟王国之。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魏籙仰天,玄符握镜。璽运会昌,龙图受命。”
唐张说《文舞》诗:“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承其祀,率礼罔愆。”

⒉ 泛指手握镜子。

唐张九龄《和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握镜慙先照,持衡愧后行。”

握镜的网络释义

握镜

  • 1.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文选·刘孝标》:“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驩蠖屈,从道污隆。” 李善 注:“《春秋孔录法》曰:‘有人卯金刀,握天镜。’《雒书》曰:‘ 秦 失金镜。’ 郑玄 曰:‘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惟天惟大,惟 尧 则之。惟地惟厚,惟王国之。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魏 籙仰天,玄符握镜。玺运会昌,龙图受命。” 唐 张说 《文舞》诗:“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承其祀,率礼罔愆。”
  • 2.泛指手握镜子。 唐 张九龄 《和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握镜慙先照,持衡愧后行。”
  • 汉字详情

    [w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NGF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SMG
    四角: 57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2) 同本义

    握,搤持也。——《说文》

    握,持也。——《广韵》

    长尺有握。——《仪礼·乡射礼》

    私握臣手。——《楚辞·九章·怀少》

    怀瑾握瑜。——《楚辞·九章·怀沙》

    手握刀。——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握君(如意的别称);握篆(手握官印);握算(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握镜(执持明镜);握节(持守符节。不辱君命);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4) 屈指成拳

    终日握而手不掜。——《庄子·庚桑楚》

    (5) 又如:握固(屈指成拳);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6) 掌握

    握踣家五十室。——《管子·戒》

    谨执其柄而固握之。——《韩非子·主道》

    (7) 又如:握枢(掌握中枢之权);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握雾拿云(驾驭云雾);握柄(掌权);握要(掌握要领);握守(把手)

    (8) 控制

    握乱以治天下。——皮日休《原化》

    (9) 用同“捂( ”)。遮盖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红楼梦》

    量词

    (1) 一把的容量

    贻我握椒。——《诗·陈风》

    (2) 一拳的长度

    宗朝之牛角握。——《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grasp, hold fast, take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aak1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wok7 but7 wut7 [海陆丰腔] wok7 [东莞腔] wok7 [沙头角腔] wo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vog5 [台湾四县腔] wok7 [客英字典] vok7 [宝安腔] w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角入聲開口二等ʔɔkqruk/eok
    jìng [jing]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UJ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YTU
    四角: 80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2)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 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4)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 。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5) 眼镜 。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形容词

    明净 。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动词

    (1) 照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2) 明察 。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3) 借鉴 。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英文翻译

    mirror; lens; glass; glasses

    方言集汇

    ◎ 粤语:g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