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透爪

wò quán tòu zhǎo [ wo quan tou zhao]
注音 ㄨㄛˋ ㄑㄨㄢˊ ㄊㄡˋ ㄓㄠ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后以'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书 卞壶传》:“卞壶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后盗发壶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

成语用法

握拳透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握拳透掌”。

《晋书·卞壸传》:“卞壼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后盗发壼墓,尸僵,鬢髮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同甫《水调歌头》:‘ 尧之都, 舜之壤, 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精警奇肆,几於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娄芳华》:“行路郎君冒昩乃尔,其欺我双鬟雏穉,不能握拳透爪,徒为嚼齿穿齦邪?”
宋苏轼《东坡题跋·偶书》:“张睢阳生犹駡贼,嚼齿穿齦; 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握拳透爪的国语词典

晋朝卞壸力战苏峻率领的叛军而亡。后有贼盗墓,开棺见卞壸尸体虽僵,鬓发苍白,面貌如生,两手握拳,指爪皆穿达手背。典出《晋书.卷七○.卞壸传》。后用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也作「握拳透掌」。

握拳透爪的网络释义

握拳透爪

  • 成语资料
  • 【成语】握拳透爪
  • 【注音】wò quán tòu zhǎo
  • 【解释】爪:指甲。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非常愤慨
  • 【结构】联合式
  • 【年代】古代
  • 【英文】harbor a deep hatred for
  • 【相近词】握拳透掌
  • 【押韵词】巴头探脑、崭露头脚、惊蛇入草、三饥两饱、无人不晓、阖门却扫、百年偕老、囫囵吞枣、言简意少、虎头虎脑
  • 握拳透爪造句

    王翔听过小嘎惨况,握拳透爪,赫然而怒,气得三尸暴跳七窍生烟“太过分!明摆着欺负小么,想我横行于世的时候也没这么卑鄙。
    务伸国耻,握拳透爪,气吞一路鼙。
    可与之相比,但笔力气魄却去之甚远;又说朱次琦书道用功至深,相斯所谓鹰隼攫搏、握拳透爪、超越陷井,有虎变而百兽跧气象,在颜真卿之后,无其伦比。
    眼下束之高阁的谷古握拳透爪,眼眶里闪烁着悲愤之色。
    听到这里,青城派弟子个个握拳透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冲过去好好教训这几个狂妄的峨嵋派师徒。
    英将恨极,趁他没有防备,飞步过来,高举枪刺,尽力一挥,削掉半个脑袋儿,才绝了气,那忠躯却还握拳透爪,直立在崖石间呢。

    汉字详情

    [w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NGF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SMG
    四角: 57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2) 同本义

    握,搤持也。——《说文》

    握,持也。——《广韵》

    长尺有握。——《仪礼·乡射礼》

    私握臣手。——《楚辞·九章·怀少》

    怀瑾握瑜。——《楚辞·九章·怀沙》

    手握刀。——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握君(如意的别称);握篆(手握官印);握算(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握镜(执持明镜);握节(持守符节。不辱君命);握炭流汤(握炽炭,蹈沸汤。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4) 屈指成拳

    终日握而手不掜。——《庄子·庚桑楚》

    (5) 又如:握固(屈指成拳);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6) 掌握

    握踣家五十室。——《管子·戒》

    谨执其柄而固握之。——《韩非子·主道》

    (7) 又如:握枢(掌握中枢之权);握机(掌握天下的权柄);握雾拿云(驾驭云雾);握柄(掌权);握要(掌握要领);握守(把手)

    (8) 控制

    握乱以治天下。——皮日休《原化》

    (9) 用同“捂( ”)。遮盖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红楼梦》

    量词

    (1) 一把的容量

    贻我握椒。——《诗·陈风》

    (2) 一拳的长度

    宗朝之牛角握。——《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grasp, hold fast, take by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aak1 ak1
    ◎ 客家话:[梅县腔] wok7 but7 wut7 [海陆丰腔] wok7 [东莞腔] wok7 [沙头角腔] wok7 [客语拼音字汇] ag5 vog5 [台湾四县腔] wok7 [客英字典] vok7 [宝安腔] w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角入聲開口二等ʔɔkqruk/eok
    quán [quan]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UDR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Q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动词

    (1) 通“蜷”。屈曲;卷曲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形容词

    (1) 勇壮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量词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英文翻译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宝安腔] k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沙头角腔] kien2 [梅县腔] kia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海陆丰腔] kien2 [东莞腔] ken2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
    tòu [tou]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EP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HDS
    四角: 32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3)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4) 穿过,透过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6) 暗地里告诉,透露 。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7) 逃走;奔逃 。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8) 显露出来 。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9) 超过 。如:透支

    形容词

    (1) 达到充分的程度 。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 。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 。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英文翻译

    penetrate, pass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ta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u5 teu6 [梅县腔] teu5 te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3 teu4 [宝安腔] tiu5 [客英字典] teu5 [陆丰腔] teu5 [台湾四县腔] teu5 teu5
    ◎ 潮州话:t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候去聲開口一等tʰəuthuh/thow
    zhǎo,zhuǎ [zhao,zhua]
    部首: 448
    笔画: 4
    五笔: RHY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LO
    四角: 72230

    详细解释

    zhǎo

    名词

    (1) (象形。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又”是手,两点表手爪甲形。本义:人的指甲、趾甲)

    (2) 同本义

    爪,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六书故》

    (3) 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

    (4) 鸟兽的脚趾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虫已在爪下。——《聊斋志异·促织》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虎爪;猫爪;前爪;张牙舞爪;鹰爪;爪嘴(鸟类的爪和嘴);爪吻(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6) 像爪的东西 。如:铁锚四爪皆折;棘爪、掣爪或制动爪

    动词

    (1) 抓,搔

    爪其肤以验其生柘。——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 剪指甲或趾甲

    小臣爪足。——《礼记·丧大记》

    (3) 又如:爪足(剪脚趾甲);爪手翦须(修剪手指甲和胡须);爪翦(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4) 另见 zhuǎ

    zhuǎ

    名词

    (1)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

    (2) 另见 zhǎo

    英文翻译

    claw, nail, talon; animal fee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u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u3 [沙头角腔] zau3 [客英字典]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zau3 [陆丰腔] za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絞上聲開口二等craux/travʧ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