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考虑错综复杂的情况。
《韩非子·八经》:“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 陈奇猷 校注:“故揆伍以责失,犹言揆於伍以责其过失也。伍,谓错综诸事。”
引证解释
⒈ 考虑错综复杂的情况。
引《韩非子·八经》:“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
陈奇猷校注:“故揆伍以责失,犹言揆於伍以责其过失也。伍,谓错综诸事。”
揆伍的网络释义
揆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2) 同本义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3)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论衡·实知》
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
(4) 又如:揆格(对客观事物的量度推究);揆量(审度);揆端(估量事物的端倪);揆抚(审度省察);揆德(度量人的品德)
(5) 管理;掌管
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6) 又如:揆持(掌管;管理)
(7) 灭;破
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吕氏春秋》
名词
(1) 准则;原则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
(2) 又如:千载一揆
(3) 事务;政事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4)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如:揆路(宰相之位,内阁);揆衡(宰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kwi2 [宝安腔] kui2 [客英字典] kwui2 [台湾四县腔] kui2 [客语拼音字汇] kui2 [海陆丰腔] kui2 [沙头角腔] k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揆 | 求癸 | 羣 | 脂A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gjyix/gvii | gʰw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2) 同本义
伍,行伍。——《广韵》
五人为伍。——《管子·小筐》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周礼·天官·宫正》
先偏后伍。——《左传·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全伍为上。——《墨子·公输》
破伍次之。
(4) 又如: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伍什(指部队);伍老(伍长);伍壮(指乡武装丁壮);伍部(伍长);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5)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如:伍籍(平民的户籍);伍侯(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6) ∶比四大一的数,五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参伍以变。——《易·系辞上》
(7) 军队。由为战争而武装和训练起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大团体,主要指陆军。如:入伍
(8) 同伴 。如:羞与为伍
(9) 成对的组合
八八为伍。——《汉书》
(10) 姓。如:伍相(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伍相国市上复吹箫(比喻英雄落魄,乞食街头)
动词
交互错杂 。如:伍参(交错参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东莞腔] ng3 [宝安腔]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 潮州话:ngou2 (ngóu) ngou6(ngǒ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五 | 疑古 | 疑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ŋu | ngox/ng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