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残

dǎn cán [ dan can]
繁体 撣殘

词语释义

全部毁去。

词语解释

  1. 全部毁去。

    金 元好问 《蒲桃酒赋》:“惟掸残天下之圣法,可以復婴儿之未孩,安得纯白之士而与之同此味哉!”按,《庄子,胠箧》:“殫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陆德明 释文:“殫,尽也;残,毁也。”

引证解释

全部毁去。

金元好问《蒲桃酒赋》:“惟掸残天下之圣法,可以復婴儿之未孩,安得纯白之士而与之同此味哉!”按,《庄子,胠箧》:“殫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陆德明释文:“殫,尽也;残,毁也。”

掸残的网络释义

掸残

  • 掸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ǎn cán,是指全部毁去。
  • 汉字详情

    dǎn,shàn [dan,sh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JF
    五行:
    仓颉: QCWJ
    四角: 58056

    详细解释

    dǎn

    动词

    (1) 拂去 。如:掸衣裳;掸尘(洗尘);掸笔(担笔。一种用掸尘、掸细粉的羊毫笔)

    (2) 筛

    无皮的罗儿掸三遍。——《中国民谣资料·孟姜女》

    (3) 另见 shàn

    shàn

    名词

    (1) 中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2) 古国名 。故城一般认为在今缅甸掸邦

    掸,西南夷国名。——《集韵》

    (3) 另见 dǎn

    英文翻译

    to dust; a du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6 sin6

    宋本广韵

    cán [can]
    部首: 406
    笔画: 9
    五笔: GQGT
    五行:
    仓颉: MNIJ
    四角: 1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歹( è),戋( 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 同本义

    残,伤也。——《苍颉篇》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凡二十七县残。——《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

    张仪之残, 樗里疾也。——《战国策·秦策》。注:“害也。”

    放轼其君则残之。——《周礼·夏官》

    残名以逞。——《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

    (4)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5) 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

    (6)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 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

    形容词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

    (3)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

    (5)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又如:残香(余香);残客(剩下未走的客人);残雪(剩余而未融尽的雪);残羹冷炙(剩下的酒食菜肴)

    (7) 最后的,最末的 。如:残年(年末;余年。指人的晚年);残照(夕阳);残冬(冬季将尽之时);残山(山将尽处)

    名词

    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是天下之大残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英文翻译

    injure, spoil; oppress; broken

    方言集汇

    ◎ 粤语:caan1 caan4

    宋本广韵

    掸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