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龙

jiē lóng [jie long]
繁体 接龍
注音 ㄐ一ㄝ ㄌㄨㄥˊ

词语释义

依数字次序或文字相同者排列的游戏。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方>顶牛儿2(骨牌玩法)。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藉由故事接龙的游戏。
2、我老板回到他的办公室,然后我开始在电脑上努力接龙。
3、接龙游戏虽然有几种不同玩法,但通常以第一个参与者写一行诗开始,写完后交给第二个参与者。
4、使用牌数:接龙是牌九游戏中最常见的玩法,民间和城市广为流传,大同小异。
5、一款画面比较流畅的棋牌接龙游戏,在游戏当中需要按照提示作出正确的匹配,这样才能赢!
6、妈妈和婶婶们去做饭了,而我和哥哥们则玩开了游戏—成语接龙。
7、但是我发现,上班时玩空当接龙者不必感到羞耻。
8、你已经好多年玩接龙的扑克游戏时不用扑克牌了。
9、载有准备玩的接龙游戏规则的档案。
10、这60人中一半获准每天用一小时玩空当接龙或者挖地雷等基本的电脑游戏。
11、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我带着他们玩词语接龙等寓教于乐的游戏。
12、学习如何保持在高尔夫接龙得分时,董事会已被清除的秘诀在此免费视频播放器从一个经验丰富的扑克游戏卡上。
13、高尔夫接龙得分通过计算卡的人数不断左侧面对在黑板上。
14、如果清除板高尔夫接龙所取得的成绩将是零。
15、这可能是比较专心接龙,除了存在一段时间的限制。
16、刚才我正玩着空当接龙,就有一位临时秘书送邮件过来。
17、第三遍讲述故事时,教师可在适当地方停下来,启发幼儿用英语接龙故事。
18、我们来玩接龙游戏,请你来回答楼上的问题,要说真心话哦!
19、对任意一组单词,该程序可以判断出它们能否完成接龙。
20、本文就湘西苗族接龙仪式与接龙舞的起源、形态、艺术特色等进行初步的考究和辨析。
21、四种不同的游戏:传统的纸牌游戏和三个新的补充:高尔夫,接龙和金字塔。
22、每组根据所赢的单词说一个故事,每人一句,故事接龙。
23、让学生做接龙游戏,操练过去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
24、做字母接龙游戏,使学生熟悉字母顺序。
25、讨论了“单词接龙”的求解问题。
26、让我们玩一个接龙游戏吧。
27、英文单词接龙,大家轮流写一个英文单词,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跟前面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相同。
28、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英语接龙”游戏。
29、下面有一句未完成的句子,请用五个字以内完成句子接龙,写出完整的句子。

接龙的国语词典

依数字次序或文字相同者排列的游戏。

如:「骨牌接龙」、「成语接龙」。

接龙的网络释义

接龙

  • 接龙,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同体裁或类型的东西,以续的方式上下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制的往下延伸。 它就像一个无限的舞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主角
  • 接龙造句

    包括空当接龙、红心大战、扫雷及纸牌游戏。
    日前,开江县接龙桥村一农家院子里,热热闹闹地看起了“坝坝电影”。
    六月大署谷打苞,接龙求雨动千家,七月立秋处署到,满田秋风扬稻花,八月白露秋分到,割禾打谷乐开花。
    喜迎元宵,祝福接龙,好运接龙,预祝你:龙行虎步、步步高升、升官发财、财运亨通、通时达变、变废为宝、宝马香车、车水马龙、龙年大吉!
    包括空当接龙,红心大战,扫雷,桌上弹球,纸牌和蜘蛛纸牌游戏。
    龙柏嫁接之前叫侧柏,长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嫁接龙柏苗。
    “舌尖上的母校”引发全国学子大接龙。
    包括空当接龙,扫雷,桌上弹球和纸牌游戏。
    编者在此发起一个装修败笔大接龙的活动,请装修过来人“晒晒”自己的教训,以启发与提醒将要装修的人,让我们每个人的新家都能少些“如果”,多些开心。
    本报标题引发各地方言大接龙。
    就是因为这成语接龙的戛然而止导致了这场误会。
    大桥小事故公交大接龙“堵城”已经成为大城市的标配之一,广州自然脱不开干系。
    但是我发现,上班时玩空当接龙者不必感到羞耻。
    今日世家才子荟萃一堂,又有可口佳肴,膏腴美酒,大家不如先来个开胃菜,搞个诗词接龙如何?
    享受收集蜘蛛型接龙纸牌游戏与功能,如:动画卡,自动播放选项,声音和更多。
    民族文化节目展演主要展示苗族传统表演艺术,有苗鼓、苗歌、苗家农耕武术、綹巾舞、盾牌舞、接龙舞等苗族传统特色节目。
    这里是吹水的接龙区,除遵守总版规、上级版规外还要遵守这版规。
    使用牌数:接龙是牌九游戏中最常见的玩法,民间和城市广为流传,大同小异。
    支付宝钱包的接龙红包,可以分享给朋友和群,最先猜到红包金额的一条分享链路,将一起平分红包。
    准备好了吗?龙就要抬头了,准备接受一条龙的祝福吧,首先祝你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然后祝你:龙生龙,凤生凤,龙生九子儿孙满堂。赶紧接龙吧!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lóng [long]
    部首: 508
    笔画: 5
    五笔: DX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KP
    四角: 43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方〉∶ 歪扭不圆 。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英文翻译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