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

jiē lián [ jie lian]
繁体 接連
注音 ㄐ一ㄝ ㄌ一ㄢ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接连 jiēlián

(1) 连续不断地

接连好几天
repeatedly;successively;in a row;on end

(2) 一个接一个地;一次接一次地

接连不断地传来好消息
in succession

词语解释

  1. 连续不断;连在一起。

    《尉缭子·兵教下》:“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 晋 左思 《蜀都赋》:“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宋 陈师道 《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红楼梦》第三九回:“就像旧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 丁玲 《东村事件》一:“枯干了的松针,便接连塞进灶孔里去了。”

引证解释

⒈ 连续不断;连在一起。

《尉缭子·兵教下》:“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
晋左思《蜀都赋》:“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宋陈师道《寓目》诗:“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连。”
《红楼梦》第三九回:“就像旧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
丁玲《东村事件》一:“枯干了的松针,便接连塞进灶孔里去了。”

接连的国语词典

连续不断。

接连的网络释义

接连

  • 接连,汉语词语,读作jiēlián,解释为连续不断地,等。
  • 接连造句

    同桌不小心感冒了,今天上课的时候接连不断地打喷嚏。
    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庄稼,接连延续,像一匹美丽的彩锦,向那遥远的天际,慢慢展开。
    红军在这场战役中,接连取得胜利,势如破竹。
    人群中接连不断地发出笑声。
    他在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后万念俱灰,应该劝他重新振作起来。
    我军势如破竹,接连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爸爸的乒乓球技术非常高超,在社区比赛中接连战胜对手,真是名不虚传!
    我军在这场战役中接连胜利势如破竹。
    接连几件庞大的开销,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
    班上的好事接连不断地出现。
    在打仗的时候,红军在战场上接连取访胜利,势如破竹。
    他小小年纪就棋艺高超,接连赢了几位高手。
    他接连杀死数名儿童,真是罪不容诛。
    他在最近的几次游泳比赛中接连取得第一名。
    春节期间,前去峨眉山观雪景的游客接连不断。
    就这样,月分祭落下了帷幕,因为太过疲劳,我接连睡了好几天,一直被老师唧唧歪歪的抱怨。
    他恭恭敬敬接连答应了几个"是",眼睛看在地下。
    接连几次的挫败,让他对这件工作失去信心而裹足不前。
    在打仗的时候,红军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势如破竹。
    劝烦恼打个小盹,让快乐冒个小泡;让痛苦小憩歇会儿,让幸福接连赛跑;哄晦气睡个长觉,等好运悄悄来到。明天是崭新的一天!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lián [lian]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LP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Q
    四角: 34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辵( 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連,负车也。——《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

    连车组輓。——《周礼·故书巾车》

    与其輂连。——《周礼·乡师》

    行服连轺辇者。——《管者·海王》

    民相连而从之。——《庄子·让王》。郑君、 房君、 司马君皆云:“读为辇。”

    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3) 姻亲关系

    及 苍梧(地名) 秦王有连。——《史记·南越列传》

    (4) 又如:连亲(连姻);连昏(连婚。本有姻亲关系而又结亲。即俗称亲上加亲)

    (5) 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 。如:连长;连指导员

    (6) 连词的简称

    (7) 古州名

    (8)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9) 在今四川筠连县

    (10) 通“兰”。兰草

    薜荔白芷、蘼芜椒连。——《管子·地员》

    (11) 通“链”。铅

    长沙出边锡。——《史记·货殖列传》

    (12) 通“辇”。用人拉的车

    往蹇来连。——《易·蹇》。注:“连,辇也。”

    (13) 姓

    动词

    (1) (自汉以来,习用连,不用联,故反以借字改正字)

    (2) 连接;相连

    一曰连山。——《周礼·太卜》

    云连徒州。——《国语·楚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东连吴会,西接 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藕断丝连;连观(互相连接的楼台);连舻(舟船相连);连属(连接;连续);连枝(树枝相连;连在一起的树枝);连行(鱼类相随而行);连眉(两眉相接连);连云(比喻高与云齐)

    (4) 连续,不停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 又如:连仍(连续不断);连住子(陆续地);连延(连续不断的样子);连更晓夜(昼夜不停);连珠儿(接连不断)

    (6) 牵连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连缠(纠缠,牵连);连引(牵连;引及);连手(交情,牵连;勾搭)

    (8) 联合;结合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吕氏春秋·审为》

    约以连兵大举。——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连横(也作“联衡”。战国时秦国对付六国的一种战略。古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10) 同时获得

    一钓而连六鳌。——《列子》

    (11) 包括;全部在内 。如:连他一共五口人;连皮 200 斤

    介词

    (1) 自;从

    连太太起,里里外外的都不干净。——《红楼梦》

    (2) 并;合并。并为一起。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如:连职(一起供职);连步(并走;同行)

    形容词

    (1) 艰难

    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扬雄《解嘲》

    (2) 又如:连嵝(委曲,困顿);连蹇(艰难,困厄)

    (3) 满 。如:连宵(连天;满天);连冬(整个冬天);连江(满江)

    副词

    连续;多次

    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 乌孙。——《汉书》

    连破其众。——脱脱《宋史》

    含有甚而至于之意 。如:这个,连小孩子也知道

    英文翻译

    join, connect; continuous; even

    方言集汇

    ◎ 粤语:li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