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

jiē nà [jie na]
繁体 接納
注音 ㄐ一ㄝ ㄋㄚ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接纳 jiēnà

(1) 接受;收纳

接纳新会员
receive

词语解释

  1. 结交罗致。

    《后汉书·岑彭传》:“ 光武 深接纳之。”《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先是,司徒 王允 以 布 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 裴仲 接纳天下之士。” 邹鲁 《广西光复》:“并开华熙客栈,实欲借此为机关,接纳志士以谋大举。”

  2. 接待,招待。

    《水浒传》第七三回:“里面太公张时,看见 李逵 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3. 接受。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他必然是较多地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当大家猜透他的谜,不愿接纳他的时候, 金生 说:‘……可以让他试一年。’”

引证解释

⒈ 结交罗致。

《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深接纳之。”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
《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裴仲接纳天下之士。”
邹鲁《广西光复》:“并开华熙客栈,实欲借此为机关,接纳志士以谋大举。”

⒉ 接待,招待。

《水浒传》第七三回:“里面太公张时,看见李逵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

⒊ 接受。

秦牧《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他必然是较多地接纳了人民观点的人。”
赵树理《三里湾·三个场上》:“当大家猜透他的谜,不愿接纳他的时候, 金生说:‘……可以让他试一年。’”

接纳的国语词典

接受收纳。

如:「我接纳你的建议。」

接纳的网络释义

接纳 (词语)

  • 接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ē nà,指接受(个人或团体参加组织、参加活动等);采纳。出自《后汉书·岑彭传》等。
  • 接纳造句

    酒色财气,他无一不好,我怎敢接纳这种人做事。
    这些树木将会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得上这份雅意,我学会了应当懂得的事。
    他说,爱不是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要求对方改变。爱应是牺牲,把自己化作空气般,与对方融为一体。他说,最困难的不是给予,是接纳。接纳即是允许发生,如此便可以熄灭我们的期待和忧虑。他说,很多事情只是我们的方式,并非目标。不能把方式当做目标。
    假如我是大海,我将接纳一切河流。
    人在拥有时,总是对那些幸福习以为常,视之为理所当然,以为那永远不会离自己远去,久而久之,自己习惯了享受,习惯了接纳,却忘记了付出,忘记了奉献,忘记了她也是需要你的呵护,需要你的爱惜,每一份感情都是需要回应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直围绕在身边的幸福也会有一天离自己远去。
    寂寞是一种逃脱,面对束手无策的日子,它接纳你的无能和敌意。
    花季的烂漫,雨季的忧伤,随着年轮渐渐淡忘,沉淀于心底,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
    去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孤独也是一种绝美。是的,我承认,我是孤独的。虽然身边从未缺过朋友,但是能走进我心里的真的不多。除了几个早在我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并长成参天大树的人之外,似乎已经不能接纳任何人了。可是,朋友呵,你们却都不在我的身边。
    你让我相信无论这个世界多么黑暗多么丑陋依然会有美好的东西,相信无论是怎么样的人,都肯定会有肯接纳肯了解自己的人出现。就像那个你很喜欢的漫画里说的一样,只要活下去,就肯定会有好事发生。
    我的心愿是不再被四处贩卖,所以请你接纳我吧。相对的,我一生将属于你。
    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此刻压迫着你的这个,你也只在这一分钟活着,就是此刻这一分钟;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纳每一分钟,视之为独一无二的奇迹。
    不要轻易去挑战或考验人性。人性禁不起这些。它需要的是保全,余地,推挡,遮盖。若你单刀戳入,必然破绽百出。不要尝试去击溃任何人。只有真正强大的心才经受得起真实和杀戮。若你有怜悯,应善待和接纳那些心灵的软弱和暗昧。
    如果是当地人可以接纳的话,国外旅游当然可以在当地工作了,只要人家愿意付你工钱。
    你先考虑一下,想你这样条件得出去之后哪里可以接纳你,接纳你之后你可不可以接纳这个工作,同时薪资是否跟你预期得是一样的可以准时无拖欠情况下发工资。
    大哭一场,让自己内心的压力得到一些释放;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和战胜的话,那就勇敢的去面对,如果暂时没有,就给心和身体放个假。当有那份心情和能力的时候,再去慢慢接纳,慢慢消化,慢慢解决。
    生活中,你可能会跟成百上千个人相遇,或是相处,表面上迎来送往,一团和气,却从未有过契合感。无论多熟悉,都觉得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在心底里,从未接纳过他们。就是说,你的身边一直很热闹,但你始终很孤独。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
    又是自私的人拒绝去爱去尝试是解释去接纳。
    错过了晨曦,你可以欣赏暮霭;错过了春花,你可以接纳秋实;错过了太阳,你可以仰望星月;错过了昨天,你可以拥抱今天!

    汉字详情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