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接点
(1) 一般指开关、插销、电键和继电器等电器中使电路或通或断的开合点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电器中电极间的接触部分,一般指开关、插销、电键和继电器里使电路或通或断的开合点。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换句话说,脑、脊髓、颅神经、周围神经、神经根、自主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点和肌肉。
2、然而,根据相应的环境所提供的门户框架和插接点,这些产品嵌入了不同的技术堆栈并提供不同的扩展支持。
3、每一块版面处理、每一件接点处理、都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细节,而且精心承袭了视觉、色彩与产品的痕迹。
4、主题和皮肤是门户系统中的主要插接点,您可以在其中修改整个门户页面的外观。
5、脆性X染色体是由雌性X染色体基因突变引发的,这种突变影响到了连接神经细胞间的关键接点———染色体结合的构造。
6、今天,他们只能在印度乡村外围空旷地带,搭建帐篷,接点简单金属加工活计。
7、将悬挂式的模块组件以单一的角度接点堆放于彼此之上的奇特书架。
8、当使用磁铁矿悬浮液作为催化剂时,得到结晶性良好之竹节状奈米碳管。而在适当条件下,可得到Y接点奈米碳管。
9、分流器(导电的金属条)现在变成在外面,跨过所有电性接点。
10、如果电流源接点有非欧姆接触特性,那么当源的极性反向时,其输入端压降就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11、便于移动和重新配置跳接点的接线板、搂插线、底板系统。
12、为了避免非欧姆接触现象,应当选用适当的接点材料,例如铟或者金。
13、要确保输入端钳位电压足够的高,以避免由于源接点的非线性而产生的问题。
14、很多低电阻测量是在诸如开关、连接器和继电器接点等器件上进行的。
15、由于补偿导线和热电偶的热电级材料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求它们连接处两接点温度相同,否则又会引入误差。
16、无论哪种方法既繁琐又不安全,且损坏原主干线整体机械强度,分线接点电阻大、可靠性差、易发热,很容易发生事故。
17、在测试时流过接点的电流过大也能使接触区域发生细微的物理变化。
18、接点无法移动的这四股DNA,只有在形成分岔分子之后,才能共同形成最大量的传统DNA双股螺旋。
19、给出了电接点放电结束后冷却温度场变化的解析方法。
20、对油断路器电接点电侵蚀凹坑的形成以及电蚀坑表面层状态进行了分析。
21、触接点的开启与闭合产生感应电压。
22、其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平滑,无缝的表面,尽管瓷砖是平直的:6千万接点使建筑物外壳拉力得以合理分布。
23、如果电压表接点有非欧姆接触特性,那么它就可能对出现的任何交流干扰进行整流并引起直流偏置误差。
24、锡罐切下来的金属条拿来当接点,用小钉子钉住。
25、如同时启动,插座接点及引线均难以承受,就会互相影响,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26、当报警端到达的时候,有单独的系统状态报警干式接点输出的峰值报警1和2被激活(或取消,依靠报警配置菜单的设定)。
27、结果,接点面积增大,并导致其电阻降低。
28、各种低阻测量的应用:接点电阻测量、超导体电阻测量以及导电材料的电阻率测量等。
29、在测量完成以后,7169A型的常闭接点使电容器放电。
接点的国语词典
电路开关的接触点,或电极间的接触部分。如电键和继电器里使电路接通或切断的部分。
接点的网络释义
接点
接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接 | 即葉 | 精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ciep/ziep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2) 细小的黑色斑痕
点,黑也。——《说文》。按,小黑曰点。
(3) 又如:墨点儿;斑点;污点;点缺(瑕疵,缺点);点漆(形容极黑)
(4) 小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5) 又如:雨点;掉点儿(落下稀疏的雨点);点叶(叶上的斑点);点璧(白璧的斑点)
(6) 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又指旧时读书标明句逗及品评文章所用“、”号及其动作。如:点撇(文字的点和撇)
(7) 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8) 几何系统,尤指欧几里得的几何系统中未下明确定义的成分之一 。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9) 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唐· 王建《宫词一百首》
(10) 点钟,时间单位,等于时钟每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如:上午九点
(11) 糕饼类小食 。如:早点;名点;茶点
(12) 方面 。如:特点;重点;从这点上去看
(13) 节奏;节拍 。如:点拍(音乐的节拍)
(14) 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红楼梦》
(15) 运销各式各样产品、供应和设备的零售店,最初是为人口稀少地区服务的 。如:据说龚文保在白湘寺办点
(16) 一定的处所或程度的标点 。如:据点;沸点
(17) 规定的时间 如:船误点;火车准点到达
动词
(1) 引申为玷污
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汉书·司马迁传》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怨世》
(2) 又如:点污(玷污,特指奸污);点染(玷污)
(3) 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灭谓之点。——《尔雅·释器》。注:“以笔灭字为点。”
(4) 又如:点化(用笔描绘景物;把前人诗句加以改头换面);点定(改正文字或句读);点窜(改动字句);点书(圈点书籍);点额(化妆;梳妆)
(5) 指定,选派
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如:点行(按照名册顺序抽丁入伍);点差(点派差遣);点菜;点将
(7) 旧时对官吏的选派、委放 。如:点差(指派差遣)
(8) 指点,提说 。如:点拨;点点搐搐(指指点点);点手(招手;指点);点头知尾(一点即通。形容十分聪明)
(9) 暗示 。如:一点他就明白了;点眼(有意用某种行动引人注意)
(10) 查对,检核 。如:清点;盘点;点视(检查,查看);点勘(检核);点验(逐一检查审验);点集(按名册征集);点阅(点名查阅)
(11) 引燃,燃 。如:点爆竹;点香烛;点渔灯
(12) 评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 又如:点文(评点文章);点抹(评点)
(14) 冲,泡 。如:点汤(用沸水冲药末,以制药汤;宋时习俗。客到设茶,客去送汤);点茶(用沸水泡茶的方法;泡茶)
(15) 中,着 。如:点鼓(击鼓)
(16) 短暂接触
猴首之足,亦仅点半趾,跃陟甚难。——《徐霞客游记》
(17) 选,选拔 。如:点戏(挑选、指定戏目);点简(喻挑选玩弄对象);点穴(迷信者看墓地风水,寻求龙脉结穴之处。以为葬在此处可福及子孙);点绣女(挑选宫女)
(18) 向下微动 。如:蜻蜓点水;点头会意(形容善于察颜观色);点首吐舌(形容惊讶赞叹)
(19) 掉下,漏出,外溢或挤出成滴状的液体 。如:点眼药;点试(滴点眼药水试试);
(20) 装饰 。如:点景(装饰盆景);点缀;点衬(装点)
量词
(1) 有些但不确定的量、数、范围或程度 。如:给我点纸;读点鲁迅的书
(2) 表示少量。点儿化
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多做一点儿工作;上点儿水
(4) 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多用于否定式 。如:这本书我一点儿还没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