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扢
注音
ㄐ一ˇ ㄍㄨˇ
词语释义
中伤;倾轧。
词语解释
中伤;倾轧。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 赵 张 两相国,始皆见迕 江陵 ,各以翰院外补州同。及两公入相,昔之掎扢之者,莫不改颜易面,奔候门墙。”参见“ 掎齕 ”。
引证解释
⒈ 中伤;倾轧。参见“掎齕”。
引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中:“赵张两相国,始皆见迕江陵,各以翰院外补州同。及两公入相,昔之掎扢之者,莫不改颜易面,奔候门墙。”
掎扢的网络释义
掎扢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力拉住,拖住
掎,偏引也。从手,奇声。——《说文》
伐木掎矣。——《诗·小雅·小弁》
诸戎掎之。——《左传·襄公十四年》。疏:“言戾其足也。”
掎止晏莱焉。——《国语·鲁语》。注:“从后曰掎。”
躬掎禄曰。——《汉书·息夫躬传》。注:“从后引之也。”
昔秦失其鹿, 刘季遂而掎之。——《汉书·叙传》
(2) 又如:掎汩(犹牵动);掎拔(提引而出;挺拔);掎鹿(拉着鹿);掎裳连袂(牵裙连袖)
(3) 发射
机不虚掎。——班固《西都赋》
(4) 牵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动 。如:掎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掎掣(牵制);掎挈(牵制)
(5) 指摘
孔子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韩愈《古鼓歌》
(6) 又如:掎挈(掎契。指摘);掎夺(指摘摈弃)
英文翻译
drag aside, pull; drag one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羈 | 居宜 | 見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kie/kye | gʰĭe |
详细解释
同“疙”。如:扢搭(结子);扢秃(隆起的头疮);扢扠(象声词。形容东西折断破裂之声);扢挞(皮肤上突起的小块)
英文翻译
c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ng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ut7 ngiet7 [海陆丰腔] gut7 kut7 ngiet7 [梅县腔] gut7 [陆丰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ut7 kut7 ngiet7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ut7 ngiet7 [海陆丰腔] gut7 kut7 ngiet7 [梅县腔] gut7 [陆丰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gut7 kut7 ngi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訖 | 居乙 | 見 | 質B開 | 入聲 | 物 | 開口三等 | 眞B | 臻 | kivt/kiot | k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