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捷报
(1) 胜利的消息
词语解释
报告战争胜利的文书。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河阳 守﹞亲问之曰:‘君视丈人得成否?’ 永德 曰:‘殆必然。’以 柴三礼 梦所见为验。未几而捷报至。”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成王 ﹞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 明 参政 亮 捷报,命王閲之。” 柳亚子 《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传捷报,犂庭扫穴缚元凶。”
泛指各条战线的胜利消息。
徐迟 《地质之光》六:“在六十年代, 华北 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它油田相继建成。” 王德祥 《咱是光荣的炼钢工》诗:“看!一张张高产捷报,正展翅飞翔!”
旧时指科举得中或加官晋爵的喜报。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旦念介]捷报:贵府老爷 闕 ,以助餉有功,蒙经略 袁 特本题叙,奉圣旨高封尚义君,位列公侯下。”
引证解释
⒈ 报告战争胜利的文书。
引唐杜牧《少年行》:“捷报云臺贺,公卿拜寿巵。”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河阳守﹞亲问之曰:‘君视丈人得成否?’ 永德曰:‘殆必然。’以柴三礼梦所见为验。未几而捷报至。”
清昭槤《啸亭续录·稗事数则》:“﹝成王﹞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明参政亮捷报,命王閲之。”
柳亚子《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传捷报,犂庭扫穴缚元凶。”
⒉ 泛指各条战线的胜利消息。
引徐迟《地质之光》六:“在六十年代, 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它油田相继建成。”
王德祥《咱是光荣的炼钢工》诗:“看!一张张高产捷报,正展翅飞翔!”
⒊ 旧时指科举得中或加官晋爵的喜报。
引清李渔《奈何天·形变》:“[旦念介]捷报:贵府老爷闕,以助餉有功,蒙经略袁特本题叙,奉圣旨高封尚义君,位列公侯下。”
捷报的国语词典
战胜的消息。也泛指好消息。如:「当前线捷报传来,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国家队于奥运夺金的捷报传来,举国欢腾。」
如:「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很高,今年再传捷报,成绩斐然。」
捷报的网络释义
捷报 (北京捷报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捷报 (汉语词语)
捷报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疌(
)声。本义:战利品)(2) 同本义
捷,猎也。军获得也。——《说文》
军得曰捷。——《谷梁传》
六月,齐侯来献 戎捷。——《春秋·庄公三十一年》
(3) 胜利
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4) 又如:大捷;祝捷大会;首战告捷;捷书;捷书(报告战胜的文书)
(5) 成功
捷,吾以女为夫人。——《左传·庄公八年》
事若不捷。——《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敏捷;迅速
捷,疾也。——《小尔雅》
夫唯捷径以窘步。——《楚辞·离骚》。注:“疾也。”
则事业捷成。——《荀子·君子》
吴起之智可谓捷矣。——《吕氏春秋·贵卒》
趫捷之徒。——张衡《西京赋》
征夫捷捷。——《诗·大雅·烝民》
搏捷矢。——《庄子·徐无鬼》
得之捷乎?——《列子·汤问》
捷慑逐物。——《后汉书·赵壹传》
捷敏辩给。——《韩非子》
(2) 又如:捷给(言辞敏捷,应对不穷);捷才(才思敏捷的人);捷绸(捷快而稠密);捷巧(敏捷巧妙)
动词
(1) 旁出,斜出,抄行近道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二十六年》
不如捷而行也。——《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捷。”
(2) 赶上
岂驾鹅之能捷。——《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ciap8 [客英字典] ciap8 [东莞腔] ciap8 [梅县腔] ciap8 [陆丰腔] ciap8 [客语拼音字汇] qiab6 [台湾四县腔] ciap8 [海陆丰腔] cia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捷 | 疾葉 | 從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dzʰĭɛp | ziep/dziep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
)”。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 。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2)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3)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4)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5)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令);报捐(捐钱买官);报塞(报答;报效);报谢(报答;答谢)
(7)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8) 又如:报录人(专门向升了官或考中了科的人家里送喜报的人);报辜(报案状子);报喜;报数;报春(报告春天的到来)
(9) 祭祀 。如:报岁(每年收获后祭神);报赛(祭祀神灵,答谢保佑)
(10)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报恨(报仇雪恨);报雪(报仇雪恨);报怨(埋怨;抱怨)
(12) 详细申报 。如:报税;报关
(13) 批复 。如:报可,报允(批复照准;许可)
(14) 通“赴”(
)。奔赴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名词
(1) 报纸 。如:报房(发送邸报、书信的处所);报丁(卖报的人);报差(送报的人);晨报;晚报;日报
(2) 文字报道或墙报 。如:战报;海报;黑板报;大字报;喜报
(3) 刊物 。如:学报;科学通报
(4) 电报 。如:发报;送报员;发报机
(5) 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而抄捕南海馆之报(消息)忽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情报;警报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