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捷给。
《后汉书·韦彪传》:“﹝尚书之选﹞宜鉴嗇夫捷急之对,深思 絳侯 木訥之功也。” 李贤 注:“ 张释之 曰:‘夫 絳侯 、 东阳侯 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急哉!’”《增修诗话总龟·俳优》引 宋 孔平仲 《谈苑》:“﹝ 王感化 ﹞少聪敏,未曾执卷而多识,善为词,口谐捷急,滑稽无穷。”参见“ 捷给 ”。
犹应急。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恩制免天下罪人及募诸色奴充兵讨击者,是捷急之计,非天子之兵。”
引证解释
⒈ 捷给。参见“捷给”。
引《后汉书·韦彪传》:“﹝尚书之选﹞宜鉴嗇夫捷急之对,深思絳侯木訥之功也。”
李贤注:“张释之曰:‘夫絳侯、东阳侯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急哉!’”
《增修诗话总龟·俳优》引宋孔平仲《谈苑》:“﹝王感化﹞少聪敏,未曾执卷而多识,善为词,口谐捷急,滑稽无穷。”
⒉ 犹应急。
引唐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恩制免天下罪人及募诸色奴充兵讨击者,是捷急之计,非天子之兵。”
捷急的网络释义
捷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疌(
)声。本义:战利品)(2) 同本义
捷,猎也。军获得也。——《说文》
军得曰捷。——《谷梁传》
六月,齐侯来献 戎捷。——《春秋·庄公三十一年》
(3) 胜利
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4) 又如:大捷;祝捷大会;首战告捷;捷书;捷书(报告战胜的文书)
(5) 成功
捷,吾以女为夫人。——《左传·庄公八年》
事若不捷。——《国语·吴语》
形容词
(1) 敏捷;迅速
捷,疾也。——《小尔雅》
夫唯捷径以窘步。——《楚辞·离骚》。注:“疾也。”
则事业捷成。——《荀子·君子》
吴起之智可谓捷矣。——《吕氏春秋·贵卒》
趫捷之徒。——张衡《西京赋》
征夫捷捷。——《诗·大雅·烝民》
搏捷矢。——《庄子·徐无鬼》
得之捷乎?——《列子·汤问》
捷慑逐物。——《后汉书·赵壹传》
捷敏辩给。——《韩非子》
(2) 又如:捷给(言辞敏捷,应对不穷);捷才(才思敏捷的人);捷绸(捷快而稠密);捷巧(敏捷巧妙)
动词
(1) 旁出,斜出,抄行近道
待我,不如捷之速也。——《左传·成公二十六年》
不如捷而行也。——《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捷。”
(2) 赶上
岂驾鹅之能捷。——《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ciap8 [客英字典] ciap8 [东莞腔] ciap8 [梅县腔] ciap8 [陆丰腔] ciap8 [客语拼音字汇] qiab6 [台湾四县腔] ciap8 [海陆丰腔] cia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捷 | 疾葉 | 從 | 葉A | 入聲 | 葉 | 開口三等 | 咸 | 鹽A | dzʰĭɛp | ziep/dziep |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p7 kip8 [客英字典] gip7 [台湾四县腔] gip7 kip8 [梅县腔] gip7 kip8 [沙头角腔] gip7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b5 [陆丰腔] gip7 [东莞腔] gip7 [宝安腔] gi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急 | 居立 | 見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kĭĕp | kip/ky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