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捣毁
(1) 用强大力量击垮;摧毁
(2) 打破、毁坏或搞掉
词语解释
摧毁;砸坏;击垮。
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爱呀!上帝不曾因青春底暂退,就要将这个世界一齐捣毁。”《<艾青诗选>自序》:“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摇旗呐喊,捣毁卖仇货的商店。” 巴金 《随想录·重来马赛》:“巴士底狱没有给保留下来,只是由于民愤太大,革命群众当场捣毁了它。”
擣毁:冲击致毁。《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杜曲则擣毁。” 尹知章 注:“擣,触也。言水行至曲则衝,而衝有所毁伤。”
引证解释
⒈ 摧毁;砸坏;击垮。
引闻一多《花儿开过了》:“爱呀!上帝不曾因青春底暂退,就要将这个世界一齐捣毁。”
《<艾青诗选>自序》:“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摇旗呐喊,捣毁卖仇货的商店。”
巴金《随想录·重来马赛》:“巴士底狱没有给保留下来,只是由于民愤太大,革命群众当场捣毁了它。”
⒉ 擣毁:冲击致毁。
引《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杜曲则擣毁。”
尹知章注:“擣,触也。言水行至曲则衝,而衝有所毁伤。”
捣毁的国语词典
损毁、破坏。
捣毁的网络释义
捣毁
捣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2) 同本义
擣,手推也。一曰,筑也。——《说文》。字亦作“捣”。
擣肉之脯。——《仪礼·有司彻》
所以捣郁也。——《礼记·杂记》注
捣麋鹿羊矢(屎)。——《齐民要术·种谷》
夜捣戎衣向明月。——唐· 李白《捣衣篇》
(3) 又如:捣碓(形容磕头如捣米似的);捣嗓子(吃喝。骂人的话);捣蒜打(用棍棒自上而下重重击打);捣磕(叩头)
(4) 冲击;攻打
批(攻击)亢(吭,咽喉)捣虚。——《史记·孙膑传》
杜曲则擣毁。——《管子·度地》。注:“触也。”
(5) 又如:捣虚(攻打敌方空虚之处)
(6) 胡搞;搅扰;制造事端 。如:捣叉子(找岔子;寻衅惹事);捣鬼吊白(使奸耍滑);捣大(虚诈作假);捣谎(撒谎);捣谎驾舌(掉弄唇舌,造谣生事)
(7) 用同“倒”。倒换,替换 。如:捣替(轮流替换);捣装(转换装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毁山一毛。——《列子·汤问》
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毁其外门。
毁其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毁,缺也。——《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
毁,坏也。——《小尔雅·广言》
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
兑为毁折。——《易·说卦传》
毁泉台。——《春秋·文公十六年》
毁信废忠。——《左传·文公十八年》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孙子·谋攻》
(3) 又如:毁弃(损坏废弃);毁节(败坏操守);毁车杀马(毁坏车马。表示隐退不仕);毁夷(摧毁夷平)
(4) 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毁不危身。——《礼记·檀弓》。注:“憔悴将灭性。”
(5) 又如:毁疾(守丧时因过分哀伤而生病);毁瘠(因哀伤过度而瘦得皮包骨);毁颜(面有忧色);毁死(因居丧过哀致死);毁病(因居丧过哀而生病)
(6) 废除,除去
至于庙门不毁墙。——《礼记·杂记上》
(7) 败坏;灭
壹毁魏氏之威。——《战国策·秦策》。注:“败也。”
自毁其家。——《左传·庄公三十年》
(8) 如:烧毁;焚毁
(9) 掉落
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白虎通·嫁娶》
(10) 又如:毁齿(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又指换齿的儿童,指童年或少年时)
动词
(1) 毁谤
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战国策·齐策》。注:“谤也。”
德高而毁来。——唐· 韩愈《原毁》
舅姑毁黜。——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毁言(毁谤的言论);毁诋(毁谤);毁訾(恶骂);毁短(揭发诽谤他人的短处);毁誉相半(毁谤和称誉各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5 fi3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fui5 [海陆丰腔] fui5 fui3 k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毀 | 許委 | 曉 | 支B合 | 上聲 | 紙 | 合口三等 | 止 | 支B | xĭwe | hyex/xw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