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缚

kǔn fù [ kun fu]
繁体 捆縛
注音 ㄎㄨㄣˇ ㄈㄨˋ

词语释义

捆缚 kǔnfù

(1) 捆绑

truss up;tie up;bind

词语解释

  1. 捆扎;捆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闻人声在絶壁下,乃樵者拾枯於此,捆缚将返。” 茅盾 《参孙的复仇》:“她三次捆缚我,毕竟不过是试验我的不忠实罢了!”

  2. 拘束;束缚,不自由。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使人读其诗,秖见其捆缚齷齪,满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大转变》:“以及由这统治而招来了的帝国主义的重重捆缚,我们是被动地落了后的。”

  3. 以绳索缠绕绑扎。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是夜果有强盗二十餘人跳上船来,将 袁忠 綑缚,掠取船中银四百锭去了。”

  4. 束缚;拘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綑缚苦楚的,不是粧做道学的模样。’”《花月痕》第七回:“我只道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捆扎;捆绑。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闻人声在絶壁下,乃樵者拾枯於此,捆缚将返。”
茅盾《参孙的复仇》:“她三次捆缚我,毕竟不过是试验我的不忠实罢了!”

⒉ 拘束;束缚,不自由。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使人读其诗,秖见其捆缚齷齪,满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
郭沫若《天地玄黄·历史的大转变》:“以及由这统治而招来了的帝国主义的重重捆缚,我们是被动地落了后的。”
1. 以绳索缠绕绑扎。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是夜果有强盗二十餘人跳上船来,将袁忠綑缚,掠取船中银四百锭去了。”

⒊ 束缚;拘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綑缚苦楚的,不是粧做道学的模样。’”
《花月痕》第七回:“我只道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

捆缚的网络释义

捆缚

  • 捆缚,汉语词汇。
  • 拼音:kǔn fù。
  • “用绳索等捆;绑"之意。
  • 如:一个中年妇女被巧妙地捆缚起来了。
  • 捆缚造句

    奶妈小卿嗔怪的瞥了于雷一眼,接着挥动怒藤杖,触发主动技能树根纠缠,几根树枝在鲁程脚下生长,牢牢捆缚住他的腿,将他固定在原地。
    之后,五龙门中的几人便被捆缚于赤龙门广场之上,日夜风吹日晒,饱受折磨。
    就在陈峰惊骇老者在千机宗地位,暗暗意淫着抱粗腿之际,黑衫老者突然向着被捆缚的陈峰踢了一脚,将不满发泄在了他身上。
    工人们看到我跑不掉了,就割断了一切捆缚我的绳子。
    在阅读了报纸后,我用一窄条胶带把它们捆缚在一起,然后我决定回画室去。
    除了自我捆缚,还有其他避免拖延的方法,大多数都基于被心理学家称作任务重组的方法。
    罪犯被捆缚起来拉上了刑场。
    生活的长线把卑诵者捆缚在“自我”的天地里,而把开拓者牵引到遥远的天地。
    牛儿任人捆缚宰割从来不知原因为何。
    说也奇怪,这些金色锁链在一阵阵刺啦之声中,越生越长,并如同蚕丝一般就要将其捆缚在一个金链虫甬中。
    其实“地主爹”也好不到哪去,运动一开始父亲就一直被批斗挨打,至今两只胳膊上还留下麻绳捆缚勒进皮肉里的痕印。
    我一只手是松开的,但另一只手被捆缚着。
    千匝红线,捆缚一束思念,在岑寂的夜里盛开,幻化如梦远山,是谁饱含热泪的双眼,把月光浸透,把秋水望穿。

    汉字详情

    kǔn [k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LSY
    五行:
    仓颉: QWD
    四角: 56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困声。本义:叩击使牢)

    (2) 同本义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赵歧注:“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3) 用绳、链或带子系、拴、扎紧

    贾蓉忍不得便骂了几句,叫人捆起来。——《红楼梦》

    (4) 又如:捆风(扯谎说瞎话);捆身子(内衣);捆行李;捆谷草;捆住手脚;把书捆起来

    量词

    捆扎在一起的东西,以便携带和搬运 。如:一捆柴禾

    英文翻译

    tie up; bind, truss up; bu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un3 [梅县腔] kun3 [宝安腔] kun3 [客英字典] kwun3 [台湾四县腔] kun3 [客语拼音字汇] kun3

    宋本广韵

    [fu]
    部首: 332
    笔画: 13
    五笔: X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IBI
    四角: 2314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 )声。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缚,束也。——《说文》

    战之明日,晋襄公缚 秦囚。——《左传·文公二年》

    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缚人(捆绑人);缚绑(捆绑);缚住(捆住);缚虎(捆住猛虎。比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缚送(捆住押送);缚扎(捆扎)

    (4) 约束;限制 。如:缚束(裹扎);缚裤(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泛指戎装)

    名词

    (1) 绳索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释缚(解缚。解绳)

    (3) 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如:一缚书(一捆书)

    英文翻译

    to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f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