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挤牙膏
(1) 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陆文夫《写在之后》:“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
成语用法
挤牙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挤牙膏的翻译
挤牙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2)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 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4)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5)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6)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武纪》
(7) 又如:挤讹头(找岔子进行敲诈勒索);挤害(挤陷。陷害)
(8) 簇聚;拥挤
乌压压挤了一屋子。——《红楼梦》
(9) 又如:挤拃(拥挤);挤匝(拥挤);挤轧(拥挤);挤拥(拥挤,拥塞)
(10) 挤压;榨取 。如:挤发(逼迫);挤洗(挤压洗净)
(11) 攒聚
那些童生…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牙 | 五加 | 疑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ŋa | ngra/ngea |
详细解释
gāo
名词
(1) (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 同本义
膏,肥也。——《说文》。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无角者膏。——《大戴礼记·易本命》
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
内热溲膏。——《庄子·则阳》
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注:“心下为膏。”
雉膏不食。——《易·鼎》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
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三国志·周瑜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膏髓(脂膏与骨髓);膏馥(膏脂的香味)
(4) 肥肉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孟子·告子上》
(5) 又如:膏鲜(指鱼肉一类食物);膏蟹(食用蟹的一种);膏肉(泛指脂肉)
(6) 特指油灯
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唐· 韩愈《答李翊书》
(7) 又如:膏明(灯火照明);膏映(谓灯光照射);膏晷(灯光与日影)
(8) 浓稠的糊状物。引申为药膏 。如:软膏;牙膏;药膏;膏饧(饴糖)
(9) 指物之精华 。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华)
(10) 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11) 又如:膏肓(指心灵深处。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隔膜为肓)
(12) 制成相当细长的而常常是圆柱形的化妆品 。如:润肤膏;唇膏
形容词
(1) 肥沃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2)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3) 甘美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4)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5) 另见
gào
动词
(1) 润泽,滋润 。如:膏流(滋润);膏润(雨露滋润草木。亦借喻对人的恩惠);膏唇拭舌(润滑嘴唇,拭净舌头);膏泽(膏雨。滋润作物的雨水)
(2) 在轴、轴承或机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使润滑 。如:膏沐(擦油洗头);膏车(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
(3) 以化妆用的膏涂抹 。如:膏面(以膏涂面,谓修饰面容)
(4) 把毛笔蘸上墨,在砚台边上拖匀 。如:膏墨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u1 go1 go2 [客英字典] gau1 [台湾四县腔] gau1 go1 go2 [陆丰腔] go1 [沙头角腔] gau1 [梅县腔] gau1 go1 [宝安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髙 | 古勞 | 見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kɑu | k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