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壑

jǐ hè [ ji he]
繁体 擠壑
注音 ㄐ一ˇ ㄏㄜˋ

词语释义

谓孤苦无依。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词语解释

  1. 谓孤苦无依。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唐 宋务光 《谏开拓圣善寺表》:“贫者有挤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推挤壑之念,悯絶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

引证解释

⒈ 谓孤苦无依。

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唐宋务光《谏开拓圣善寺表》:“贫者有挤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
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推挤壑之念,悯絶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

挤壑的网络释义

挤壑

  • jǐ hè ㄐㄧˇ ㄏㄜˋ
  • 挤壑
  • 谓孤苦无依。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 唐 宋务光 《谏开拓圣善寺表》:“贫者有挤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推挤壑之念,悯绝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谕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YJH
    五行:
    仓颉: QYKL
    四角: 5002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齐声。本义:推开;除去)

    (2) 同本义

    挤,排也。——《说文》

    挤,推也。——《广雅》

    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左传·昭公十三年》

    汉军却,为 楚所挤。——《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挤住了(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

    (4) 排斥;排挤

    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庄子·人间世》

    抑有功而挤有罪。——《荀子·仲尼》

    (5) 又如:挤抑(排挤压抑);挤撮(合伙欺负;拿捏;排挤);挤陷(排挤陷害)

    (6) 毁坏;损坏

    挤社稷,失宗庙。——《逸周书·武纪》

    (7) 又如:挤讹头(找岔子进行敲诈勒索);挤害(挤陷。陷害)

    (8) 簇聚;拥挤

    乌压压挤了一屋子。——《红楼梦》

    (9) 又如:挤拃(拥挤);挤匝(拥挤);挤轧(拥挤);挤拥(拥挤,拥塞)

    (10) 挤压;榨取 。如:挤发(逼迫);挤洗(挤压洗净)

    (11) 攒聚

    那些童生…挤眉弄眼,无所不为。——《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crowd, squeeze, push against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宋本广韵

    [he]
    部首: 334
    笔画: 17
    五笔: HP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EG
    四角: 27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2) 同本义

    壑,沟也。——《说文》

    壑,溪壑也。——《尔雅·释诂》

    陆峦超壑。——《文选·张衡·西京赋》

    既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林壑尤美。——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众壑纵横。

    如怒涛排壑。——孙文《序》

    (3) 又如:壑谷(山谷;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样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4) 小河沟;护城河

    实墉实壑,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陆德明释文:“壑,城池也。”

    (5) 土坑

    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bed of torrent, narrow ra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梅县腔]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客英字典] kok7 [宝安腔] kok7 [客语拼音字汇] fo4 hog5 kog5 [海陆丰腔] k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