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拒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阻挡抗拒。
《花月痕》第四八回:“穴内一股一股热气香气,逢逢衝出,却没有一艇出来挡拒。”
引证解释
⒈ 阻挡抗拒。
引《花月痕》第四八回:“穴内一股一股热气香气,逢逢衝出,却没有一艇出来挡拒。”
挡拒的网络释义
挡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ǎng
动词
(1) (形声。从手,当声。本义:阻拦;抵挡)
(2) 同本义
攩,推也。——《方言十》
挡,遮遏也。——《正字通》
(3) 又如:挡人牌(挡箭牌。在前边极力承担困难的人);挡手(商店经理;作经纪的)
(4) 遮蔽 。如:谁站在窗口挡着亮了;山高挡不住太阳;挡人的眼目(遮人眼目;避免别人说闲话)
名词
(1) 间隙 。如:挡口(机会)
(2) 用于隔热或隔风或作为装饰的装置 。如:炉挡
(3)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排挡”的简称 。如:高速挡;前进挡
(4)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如:第一挡
(5) 另见
dàng
(2) ——见“摒挡”(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2) 同本义
其不可者拒之。——《论语》
拒敌也。——《荀子·仲尼》注
内以固城,外以拒难。——《荀子·君道》
(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4) 拒绝,抵制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
(5) 又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6) 违抗 。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
(7) 据守 。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
(8) 占据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清平山堂话本》
(9) 向外岔出,横生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韩非子》
名词
通“矩”。方形阵势
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
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g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gi1 gi3 [梅县腔] gi3 [沙头角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ki1 ki3 gi1 gi3 [东莞腔]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巨 | 其吕 | 羣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giox/givv | gʰ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