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护

dǎng hù [ dang hu]
繁体 攩護
注音 ㄉㄤˇ ㄏㄨˋ

词语释义

抵挡保护;庇护。

词语解释

  1. 抵挡保护;庇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官怒,叱役摔帝行杖,幸卫士勇猛,挥拳攩护,众不能进。”《天雨花》第七回:“只不要你于中攩护,你只去顾 德贞 便了。”

引证解释

⒈ 抵挡保护;庇护。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官怒,叱役摔帝行杖,幸卫士勇猛,挥拳攩护,众不能进。”
《天雨花》第七回:“只不要你于中攩护,你只去顾德贞便了。”

挡护的网络释义

挡护

  • 挡护是汉语词汇,拼音dǎng hù,指抵挡保护,庇护。
  • 汉字详情

    dǎng,dàng [dang]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IVG
    五行:
    仓颉: QFSM
    四角: 59077

    详细解释

    dǎng

    动词

    (1) (形声。从手,当声。本义:阻拦;抵挡)

    (2) 同本义

    攩,推也。——《方言十》

    挡,遮遏也。——《正字通》

    (3) 又如:挡人牌(挡箭牌。在前边极力承担困难的人);挡手(商店经理;作经纪的)

    (4) 遮蔽 。如:谁站在窗口挡着亮了;山高挡不住太阳;挡人的眼目(遮人眼目;避免别人说闲话)

    名词

    (1) 间隙 。如:挡口(机会)

    (2) 用于隔热或隔风或作为装饰的装置 。如:炉挡

    (3)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排挡”的简称 。如:高速挡;前进挡

    (4)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如:第一挡

    (5) 另见 dàng

    dàng

    (2) ——见“摒挡”( bìngdàng)

    (3) 另见 dǎng

    英文翻译

    obstruct, impede; stop;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2 dong3

    宋本广韵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