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

guà gōu [ gua gou]
繁体 挂鉤
注音 ㄍㄨㄚˋ ㄍㄡ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挂钩 guàgōu

(1) 比喻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基层供销社直接跟产地挂钩
link up with

词语解释

  1. 指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

  2. 联系约定。

    《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如今吃肉的人多,如若取亲嫁女办喜事,都要预先去店里挂钩。”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穿针引线,搭拚挂钩,因地制宜,广开门路,扩大财源。”

引证解释

⒈ 指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

⒉ 联系约定。

《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如今吃肉的人多,如若取亲嫁女办喜事,都要预先去店里挂钩。”
柯岩《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穿针引线,搭拚挂钩,因地制宜,广开门路,扩大财源。”

挂钩的国语词典

悬挂物品的钉钩。

挂钩的网络释义

挂钩

  • 挂钩,指联系约定;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 挂钩造句

    他建议,如果还不想把手中的外汇结掉的话,可以考虑做些像挂钩石油、能源等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外汇理财产品,可以规避汇率带来的风险。
    德勤的调查发现,尽管目前的新焦点是风险和控制,但许多最大型公司迄今仍未找到将薪酬与风险挂钩的有效方法。
    独毅浩开始给管地干部算细账一栋房子每年所要缴纳的房产税不仅跟所在州有关,也跟当地生活居住条件挂钩。
    据新华社报道,广东省将对告发赃官的人予以奖励,奖金详细数额将与追赃金额挂钩。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取消制裁与遵守停火协议挂钩。
    骄傲与失败挂钩,虚心与进步交友;懒惰和愚昧相亲,奋斗跟胜利握手。
    这样一来,也将下面每个行业、每个店铺的兴衰跟每个重要相关人物的利益紧密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一下子就将散漫的人心收拢了起来。
    如果是全职“麻豆”,就是按月计酬,一般高达数千元,而且有些活儿是跟销售量挂钩的,销售得越多,提成越多,并且有基本工资。
    先后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烟台大学等高等院校联谊,实行厂校挂钩,直接到大学寻找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
    厂商挂钩,独家经营,确实与众不同。
    建立三级警企挂钩服务网络,严打“厂棍”、“厂霸”等犯罪活动。
    哪个置顶,哪个出现在首页现在都与业绩挂钩。
    在印度,像一样沉迷于肥皂剧的男性数不胜数,与人们印象中肥皂剧只与女性挂钩的观念迥然不同,这亦促使娱乐频道针对男性群体这一需求对节目做出调整。
    到咸丰年间,顺德“废稻树桑”,那边基本上已经没有传统的稻作了,农田都变成鱼塘,生产全部商业化,同国际市场挂钩。
    姚荣祥表示,捐款是自愿的,并否认网友捐款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的说法。
    这些类型都基于总体报酬包括差异化报酬均和业绩挂钩。
    由于之前力率并不影响电费,所以电管局决定将力率与电价挂钩以提高用户力率。
    收费罚没禁挂钩部门利益将解决案款提留问题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在你的新年决心中,制定一个攒钱的目标,与你的固定收入挂钩,即使攒下的每笔钱并不很多。
    爱情跟幸福挂钩,健康与开心相连,美丽和温柔亲近,笑容和心情有关,你的快乐是我最关心的。愿你青春永驻!妇女节快乐!

    汉字详情

    guà [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FG
    五行:
    仓颉: QGG
    四角: 54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圭( 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2)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 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3)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4) 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5) 钩住;拴住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把拖车挂上;我的衣服被钉子挂住了

    (7) 登记 。如:挂号;挂失;挂名

    (8) 穿上,披上 。如:挂绿(身披绿袍);挂孝(戴孝);挂甲;挂服(戴孝)

    动词

    (1) 牵念,因牵挂而放心不下。如:这件事总挂在心上;挂心肠(挂念);挂绊(牵挂);挂心钩(牵肠挂肚者)

    (2) 通“絓”。悬挂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

    量词

    穿在绳上的一串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挂鞭炮;一挂红辣椒

    英文翻译

    hang, suspend; susp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5 [宝安腔] ga5 [梅县腔]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海陆丰腔] gwa5 [东莞腔] g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賣佳合去聲合口二等krueh/koehkwai
    gōu [gou]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CY
    五行:
    仓颉: OPPI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 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

    (2)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

    鉤,曲也。——《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

    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

    金路鉤。——《周礼·春官·巾车》

    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晋语》。注:“带鉤也。”

    岂谓一鉤金。——《孟子》

    窃鉤者诛。——《庄子·胠箧》

    以尔鉤援。——《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

    作刀剑鉤鐔。——《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

    (3) 又如: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钩绳规矩(四种工具。钩可定曲,绳可定直,规可定圆,矩可定方);钩己(星名。因星体排列,其形如钩,成己字形状,故称);钩月(如钩的新月);钩车(古代兵车名。车前栏杆弯曲);钩芒(钩的尖端)

    (5) 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 。如:钩绳

    (6) 镰刀

    木钩而樵。——《淮南子》。高诱注:“钩,镰也。”

    (7) 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 。又如: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

    (8)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9) 又如:钩镰刀(兵器)

    (10) 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

    动词

    (1) 钩取;钩住

    鉤,取也。——《小尔雅》

    引鉤箝之辞。——《鬼谷子·飞箝》

    鉤人枉而出直。——《管子·宙合》

    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

    (2) 引申为逮捕,捉取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

    (4) 探索,探讨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5) 又如: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

    (6) 牵连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7) 又如: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

    鸟叫声 。如: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

    英文翻译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n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