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灯

guà dēng [ gua deng]
繁体 挂燈
注音 ㄍㄨㄚˋ ㄉㄥ

词语释义

亦作'挂灯'。 僧俗燃身灯以奉佛。为古代僧众之陋俗。 喜庆日悬挂红灯。参见'挂灯结彩'。

词语解释

  1. 亦作“掛灯”。僧俗燃身灯以奉佛。为古代僧众之陋俗。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断手足,炼指,掛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者。” 胡三省 注:“掛灯者裸体,以小铁鉤徧鉤其肤,凡鉤皆掛小灯,圈灯盏,贮油而燃之。俚俗谓之‘燃肉身灯’。”

  2. 喜庆日悬挂红灯。参见“ 挂灯结彩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掛灯”。

⒉ 僧俗燃身灯以奉佛。为古代僧众之陋俗。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断手足,炼指,掛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者。”
胡三省注:“掛灯者裸体,以小铁鉤徧鉤其肤,凡鉤皆掛小灯,圈灯盏,贮油而燃之。俚俗谓之‘燃肉身灯’。”

⒊ 喜庆日悬挂红灯。参见“挂灯结彩”。

挂灯的国语词典

悬灯。

如:「门前一排排的挂撜,灿烂辉煌。」

挂灯的网络释义

挂灯

  • 挂灯,读音为ɡuà dēnɡ,汉语词语,古代指僧俗燃身灯以奉佛,后指喜庆日悬挂红灯。
  • 汉字详情

    guà [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FG
    五行:
    仓颉: QGG
    四角: 54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圭( 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2)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 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3)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4) 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

    (5) 钩住;拴住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又如:把拖车挂上;我的衣服被钉子挂住了

    (7) 登记 。如:挂号;挂失;挂名

    (8) 穿上,披上 。如:挂绿(身披绿袍);挂孝(戴孝);挂甲;挂服(戴孝)

    动词

    (1) 牵念,因牵挂而放心不下。如:这件事总挂在心上;挂心肠(挂念);挂绊(牵挂);挂心钩(牵肠挂肚者)

    (2) 通“絓”。悬挂

    罩者抑之,挂者举之。——《淮南子·说林》

    量词

    穿在绳上的一串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如:一挂鞭炮;一挂红辣椒

    英文翻译

    hang, suspend; suspens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wa5 [宝安腔] ga5 [梅县腔] gwa5 [台湾四县腔] gwa5 [海陆丰腔] gwa5 [东莞腔] g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賣佳合去聲合口二等krueh/koehkwai
    dēng [deng]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OSH
    五行:
    吉凶:
    仓颉: FMN
    四角: 918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lantern,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