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拱挹 ”。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 郑玄 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环绕卫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 周琦 《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腊 、 寻鹅 四大寺,远近拱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拱挹”。
⒉ 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引《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郑玄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张绍《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曹寅《赠卜者杨老》诗:“杨老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⒊ 环绕卫护。
引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周琦《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又有白蚌、甘丹、色腊、寻鹅四大寺,远近拱挹。”
拱揖的国语词典
两手合于胸前作揖。
拱揖的网络释义
拱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2) 同本义
拱,敛手也。——《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子路拱而立。——《论语》
颐羀垂拱。——《礼记·玉藻》
与我其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
拱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3) 又如:拱默(拱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拱伏(两手抱拳以示服从。伏:屈服);拱手听命(服从对方,不敢反抗);拱候(拱手相候;恭候);拱揖(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4) 围绕,环绕
众星拱北辰。——晋· 傅玄《明君》
(5) 又如:众星拱月;拱绕(环绕);拱斗(环卫北斗星);拱北(众星围绕北辰)
(6) 肢体弯曲成弧形
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西游记》
(7) 又如:拱肩缩背
(8) 动物的背向上突起 。如:猫拱了拱腰
(9) 用粗嘴脸向上或向前顶掀
野猪一夜工夫能拱完一亩红薯。——《猎户》
(10) 又如:猪拱土
(11) 向上或向外钻 。如:新出的芽儿把土都拱起来了
(12) 爬到身体上 。如:我的裙子拱到膝盖上面来了
形容词
(1) 两手合围,常用来表达树木的粗细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拱木(径围有两臂合围大的树);拱把(拱:两手合围;把:一手满握。常用来比拟树木枝干的大小)
(3) 建筑物呈弧形的 。如:拱桥;拱坝;拱己(垂拱)
名词
通“珙”。大璧
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六十二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3 [海陆丰腔] giung3 [梅县腔] giung3 gung3 [宝安腔] giung3 gung3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3 gung3 [东莞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拱 | 居悚 | 見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kĭwoŋ | kyungx/kiv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咠(
)声。本义:拱手行礼)(2) 同本义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
(3) 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4) 让出,逊主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汉书》
(5) 又如: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6) 通“壹”。专一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史记·秦始皇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p7 [台湾四县腔] jip7 [客英字典] jip7 [宝安腔] jip7 [东莞腔] cap7 [陆丰腔] jip8 [客语拼音字汇] yib5 [海陆丰腔] rip7 [沙头角腔] ci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揖 | 伊入 | 影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qjip/ip | ʔĭĕ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