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让人

gǒng shǒu ràng rén [ gong shou rang ren]
繁体 拱手讓人
注音 ㄍㄨㄥˇ ㄕㄡˇ ㄖㄤˋ ㄖ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意思为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成语用法

拱手让人作谓语、宾语;指不争夺。

拱手让人的国语词典

平白让给别人。如:「这次比赛中华队表现失常,冠军宝座只好拱手让人。」《清朝续文献通考.实业考三》「自然之利,岂容拱手让人。」

拱手让人的网络释义

拱手让人

  • 拱手让人,读音gǒng shǒu ràng ré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 拱手让人的翻译

    俄语: добровóльно уступáть

    拱手让人造句

    国内的企业非正当的商业竞争,只会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让外资品牌乘机而入、坐收渔利。
    孰不料玫瑰园一役,一败涂地一手育大的利达行亦拱手让人,只得蛰伏广州,闭门思过。
    实在是因为我们太得意忘形了,唾手可得的奖杯只好拱手让人了。
    前世,纯善的落微一再将机缘拱手让人,却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只是可惜,我费尽心思为你准备的一个立功机会恐怕要拱手让人了。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大好的江山,就这么拱手让人!
    一个成全了自己厌恶的弟弟,把喜欢的女孩儿拱手让人。
    我们今天如果把股份让予他们,等于是开门揖盗,要把公司经营权拱手让人。
    想我魏国先辈,数十年披肝沥胆,浴血疆场,方才取得河西,焉能拱手让人!
    这些刑者本应认万年才出现一次的混沌者为王,已协助他整饬五行,但人类的贪婪,会把权利拱手让人吗?这个故事就要从极东地区的一个无属性的少年说起了。
    上宫凌走到敏意床边看到敏意安稳的睡容轻轻坐下,用好看的手轻轻抚摸着敏意的可爱睡脸囔囔道“你是我的,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宁愿毁了也不会拱手让人的。
    ‘哈哈哈,季先生和托雷董事长的一向都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洞察秋毫!’常瑞笑道‘哎,季先上,坦白说我个人也觉得把机会拱手让人,太可惜了。
    枯骨显得很不以为然,以自己筑基巅峰的实力金丹以下难寻敌手,绝不会因为一句话就把马上到手的宝物拱手让人。
    如果茂业国际继续增持,深国商第一大股东未必甘愿以如此低价格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人。
    可惜,当初我那没有眼力的侄子硬是买椟还珠,把宝贝拱手让人。
    那是怎样一种无助而绝望的感觉,你离他很近,但你却爱而不得,愿意把他拱手让人,只为了让他幸福。
    他笑自己手下的飞扬跋扈却断了自己的性命,多年积攒的事业却拱手让人。
    我抛却生死抛却良知夺来的天下,对你来说不过是可以拱手让人的礼物。公子欢喜。
    话虽是这样,她却不是亦趋亦步的主,她打下的天下,不能随便拱手让人,想要接手舒捷,要有足够的分量才可以,而尤风晓,没有这个分量。
    可你不是有江山的宏图大志吗?喜欢一个人,那就有了弱点,将来谁把我抓去,威胁你,那你不是要将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拱手让人?

    汉字详情

    gǒng [gong]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AWY
    五行:
    仓颉: QTC
    四角: 54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2) 同本义

    拱,敛手也。——《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子路拱而立。——《论语》

    颐羀垂拱。——《礼记·玉藻》

    与我其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

    拱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3) 又如:拱默(拱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拱伏(两手抱拳以示服从。伏:屈服);拱手听命(服从对方,不敢反抗);拱候(拱手相候;恭候);拱揖(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4) 围绕,环绕

    众星拱北辰。——晋· 傅玄《明君》

    (5) 又如:众星拱月;拱绕(环绕);拱斗(环卫北斗星);拱北(众星围绕北辰)

    (6) 肢体弯曲成弧形

    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西游记》

    (7) 又如:拱肩缩背

    (8) 动物的背向上突起 。如:猫拱了拱腰

    (9) 用粗嘴脸向上或向前顶掀

    野猪一夜工夫能拱完一亩红薯。——《猎户》

    (10) 又如:猪拱土

    (11) 向上或向外钻 。如:新出的芽儿把土都拱起来了

    (12) 爬到身体上 。如:我的裙子拱到膝盖上面来了

    形容词

    (1) 两手合围,常用来表达树木的粗细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拱木(径围有两臂合围大的树);拱把(拱:两手合围;把:一手满握。常用来比拟树木枝干的大小)

    (3) 建筑物呈弧形的 。如:拱桥;拱坝;拱己(垂拱)

    名词

    通“珙”。大璧

    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六十二章》

    英文翻译

    fold hands on breast; bow, salut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iung3 [海陆丰腔] giung3 [梅县腔] giung3 gung3 [宝安腔] giung3 gung3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3 gung3 [东莞腔]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3 [台湾四县腔] gi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悚上聲開口三等kĭwoŋkyungx/kivnk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ràng [rang]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VYM
    四角: 317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襄( xiāng)声。本义:责备)

    (2) 同本义

    让,相责让也。——《说文》

    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

    让,责也。——《广雅》

    且让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让不贡。——《国语·周语》

    鲁人以为让。——《史记·齐世家》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让书(有责备言语的书信);让勖(既责备又勉励);让诮(责让讥诮)

    (4) 退让;谦让

    让者,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让文之材也。——《国语·周语》

    让,推贤也。——《国语·晋语》

    允恭克让。——《书·尧典》。郑注:“推贤尚善曰让。”

    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尧让天下于 许由。——《庄子·逍遥游》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不让,欲欢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让梨觅枣(比喻兄弟间的手足情爱);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各不相让;寸步不让;让棋;让衢(让路);让再让三(三番五次地推让);让客(礼让客人);让德(谦让的品德)

    (6) 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7) 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

    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儿女英雄传》

    薛家伏势倚情,偏不相让。——《红楼梦》

    (8) 又如:让与(把财物或权利移转于别人);让禄(把利禄移转给别人);让国(把国君的地位让给他人);让名(把名誉让给他人);让价;让利销售

    (9) 请,邀请 。如:把他让进门来;把客人让进里屋

    (10) 允许 。如:公共场所不让吸烟;让他走了

    (11) 通“攘”。推辞;推让;拒绝

    乃惧距天用而让有用也。——《潜夫论·明闇》

    (12) 又如:让职(辞让官职);让爵(让爵位)

    (13) 要求 。如:是他让我来的;她妈妈让她每天练钢琴八个小时

    (14) 躲避,避免碰到(如突然转身) 。如:幸亏我让得快,要不早给那辆车撞倒了;让威(避开敌人的锋芒);让开(避开);让辟(退让避开)

    (15) 用烟酒款待 。如:让酒(请人喝酒);让烟(请人抽烟);让坐(请客人入座)

    (16) 通“攘”。

    (17) 窃夺

    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管子·君臣下》

    (18) 骚扰

    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荀子·荣辱》

    介词

    被 。如:他让自行车撞了;庄稼让大水冲走了

    名词

    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平衡状

    宾入门皇,升堂让。——《仪礼·聘礼》。郑玄注:“讓谓举手平衡也。”

    犬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allow, permit, yield, conced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6

    宋本广韵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