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镞

kuò zú [ kuo zu]
繁体 括鏃
注音 ㄎㄨㄛˋ ㄗㄨˊ

词语释义

箭镞。括,通"栝"。

词语解释

  1. 箭镞。括,通“ 栝 ”。

    章炳麟 《訄书·儒兵》:“若夫临敌之道则有矣,方机动时,其疾若括鏇。”

引证解释

⒈ 箭镞。括,通“栝”。

章炳麟《訄书·儒兵》:“若夫临敌之道则有矣,方机动时,其疾若括鏇。”

括镞的网络释义

括镞

  • 括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ò zú ,是指箭镞。括,通“ 栝 ”。
  • 汉字详情

    kuò,guā [kuo,gu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TDG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HJR
    四角: 52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词

    (1) 法

    (2)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英文翻译

    include, embrace, enclo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沙头角腔] gat7 [客英字典] kwat7 [宝安腔] gat7 [东莞腔] gat7 [海陆丰腔] kw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活入聲合口一等kuatkuɑt
    [zu]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YTD
    五行:
    仓颉: OPYSK
    四角: 887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形容词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rrowhead, barb; swift, quick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