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毛 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揭,同“ 桀 ”。
《文选·谢灵运<似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李善 注:“‘桀’与‘揭’音义同。”一说,指鸡。参阅 刘良 注。
引证解释
⒈ 一说,指鸡。参阅刘良注。一说,指鸡。参阅刘良注。
引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毛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
后以“括揭”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揭,同“桀”。 《文选·谢灵运<似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李善注:“‘桀’与‘揭’音义同。”
括揭的网络释义
括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结,扎束)
(2)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括,絜也。——《说文》。按,絜者,束也。
括囊。——《易·坤》。注:“结也。”
括,约束也。——《韩诗章句》
卫北宫括。——《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
羌人括领。——《淮南子·齐俗》
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括囊(结扎袋口);括发(束发);括结(结扎;捆缚);括约肌
(4) 引申为约束
以礼括其君,使人于善也。——《孔丛子》
(5) 阻滞;闭塞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易·系辞下》
(6) 包容,包括
囊括四海。——贾谊《过秦论》
(7) 又如:总括;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8) 搜求
时大括人为军士。——《北史·孙搴传》
(9) 又如:括次(搜求比次);括索(搜索;探索);括责(搜求);括率(搜刮;聚敛);括取(搜刮,掠夺);括刷(搜刮)
(10) 征购 。如:括市(征购;搜购);括买(征购;搜购);括籴(征购民间余粮)
(11) 征集 。如:括兵(征兵);括马(谓征集兵马);括集(征集)
(12) 汇集
日之夕矣,中羊下括。——《诗·卫风·君子于役》
(13) 又如:括撮(会聚);括总(会集在一起;总括)
名词
(1) 法
(2) 箭的末端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又如:括羽(箭末羽毛);括蔽(谓箭穿蔽体之物);括镞(箭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at7 [梅县腔] gwat7 [沙头角腔] gat7 [客英字典] kwat7 [宝安腔] gat7 [东莞腔] gat7 [海陆丰腔] kw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d5 gua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括 | 古活 | 見 | 末 | 入聲 | 曷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t | kuɑt |
详细解释
名词
标志
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
形容词
(1) 高亢 。如:揭天(声音高入天际);揭调(高调);揭孽(很高的样子)
(2) 揭揭
(3) 修长的样子。
(4)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
动词
(1) (形声。从手,曷声。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揭,高举也。——《说文》
西柄之揭。——《诗·小雅·大东》
修剑揭以低昂。——张衡《思玄赋》
揭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揭竿为旗——汉· 贾谊《过秦论》
两竿夹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揭厉(高举而扬厉之);揭鸡肆赦(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
(4) 肩负;担;扛
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5) 又如:揭箧(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文字)
(6) 披露;发表;公布
会闱揭晓,名次群英。——李昌祺《前灯余话》
(7) 又如:揭条(揭桃。揭调,揭露别人的短处);揭旧书(方言。揭老底);揭极(揭发恶性的报告);揭参(揭发弹劾);揭黄(用黄榜公布);揭载(刊登;发表);揭贴(张贴)
(8) 掀起; 拿开
揭水指路。——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水浒传》
(9) 又如: 揭白(旧时人死后,请画师给死人画像。首先要揭去死人脸上蒙的白纸,故名);揭地掀天(翻天覆地)
(10) 露出;向上翘
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唇揭者甚齿塞。——《战国策》
(11) 借债 。如:揭借(借);揭债(借债);揭折(抵偿,折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yad5 [宝安腔] k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jat7 [东莞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 潮州话:giah4(kiah) ,gig4(kik)[揭阳]gêg4(ke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憩 | 去例 | 溪 | 祭B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蟹 | 祭B | kʰĭɛi | khied/qy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