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拐骗
(1) 以婚姻或不合乎道德性交为目的带走妇女或儿童或受监护的人
词语解释
用欺骗手段弄走人或财物。
明 王元寿 《异梦记·空访》:“一生别无活计,全凭拐骗为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想也乘机拐骗,四散逃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后来却被我考了出来,明明是假的,他仗着这个法子去拐骗金银,又乐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骗,这才是神乎其技呢!” 陈建功 《丹凤眼》:“他妈说:‘我让你拐骗人去了?’”
引证解释
⒈ 用欺骗手段弄走人或财物。
引明王元寿《异梦记·空访》:“一生别无活计,全凭拐骗为生。”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想也乘机拐骗,四散逃走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后来却被我考了出来,明明是假的,他仗着这个法子去拐骗金银,又乐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骗,这才是神乎其技呢!”
陈建功《丹凤眼》:“他妈说:‘我让你拐骗人去了?’”
拐骗的国语词典
用欺诈的手段,诱拐人口或钱财。
拐骗的网络释义
拐骗
拐骗 (汉语词语)
拐骗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通“枴”。亦称拐棍
沉香拐拄一根。——《红楼梦》
(2) 又如:拐子头(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称太监身边的小厮);拐儿(拐杖;脚踝);拐柱(拐棍);拐子马(北宋时称左右两翼骑兵为拐子马)
动词
(1)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红楼梦》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2)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骗占有);拐米倒做了仓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说不清楚);拐良为娼(拐卖良家妇女作妓女);拐儿(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拐局(拐骗的圈套)
(3) 转弯,常指行进时改变方向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弯,就到了他家
(4) 又如:拐弯儿;拐回来
(5) 用臂肘碰 。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名词
〈方〉∶弯曲处,角 。如:门拐,墙拐;拐角
形容词
(1) 〈方〉∶错的,坏的 。如:别把话说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2) 跛行的,瘸的 。如:拐仙(即铁拐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跷一拐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wai2 gwai3 [陆丰腔] kuai3 [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3 gwai1 [东莞腔] gai3 [宝安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uai3 [台湾四县腔] gwai3 gwai1 [沙头角腔] gai3
◎ 潮州话:gua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箉 | 求蟹 | 羣 | 佳開 | 上聲 | 蟹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grex/gaae | gʰa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扁声。本义:跃而上马)
(2) 跃上马背而骑乘;骑。同“騗”
骗,谓跃上马也。——《纂文》
(3) 又如:骗马(飞身上马;勾引、调戏妇女);骗石(上马或登车用的垫脚石)
(4) 欺骗;哄劝 。如:骗口张舌(又作“片口张舌”。胡编乱造,胡说八道);骗嘴(夸口);骗油(精于骗术的老油子);骗赖(欺骗诬赖);骗吓(连骗带吓唬);骗词(欺骗的话);骗诈(欺骗讹诈)
(5) 超越;跨越 。如:骗腿(侧身抬起一条腿)
(6) 引诱,吸引
一步一回头,景象时时变。越走得崎岖,越骗得神健。——清· 徐大椿《游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