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棒造句
打住,不是不是,是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绷白的白拐棒棍儿!
现在,志公先生的宝眷还住在公主第的新造宿舍里,我已经离开公主第内清朝末年建筑的破烂不堪的住宅,迁移到名称古怪的后拐棒胡同。
的房产在兴隆街辘轳把胡同,可是不知为何,我小的时候,他们家却住在兴隆街路东拐棒胡同的吴家大院。
原来漂子看到的是一棵刺拐棒,学名刺五加。
是拄着崩白了白拐棒棍的白胡子老头。
我跑到大奶奶家去探听消息,大奶奶用拐棒毫不客气地将我打出来。
老奶奶赶紧涮锅点火熬绿豆汤,儿媳妇想帮忙,被她用拐棒拨拉到一边。
你把牛拐棒剔下来,有人专门要买。
古天德被自己的儿子一气当即愤怒了起来,他拿着自己手中的拐棒便朝着古华锋打去,可是古华锋又怎么可能被打倒,一闪身便躲了开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通“枴”。亦称拐棍
沉香拐拄一根。——《红楼梦》
(2) 又如:拐子头(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称太监身边的小厮);拐儿(拐杖;脚踝);拐柱(拐棍);拐子马(北宋时称左右两翼骑兵为拐子马)
动词
(1)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红楼梦》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2)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骗占有);拐米倒做了仓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说不清楚);拐良为娼(拐卖良家妇女作妓女);拐儿(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拐局(拐骗的圈套)
(3) 转弯,常指行进时改变方向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弯,就到了他家
(4) 又如:拐弯儿;拐回来
(5) 用臂肘碰 。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名词
〈方〉∶弯曲处,角 。如:门拐,墙拐;拐角
形容词
(1) 〈方〉∶错的,坏的 。如:别把话说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2) 跛行的,瘸的 。如:拐仙(即铁拐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跷一拐地
英文翻译
kidnap, abduct; 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i2
◎ 客家话:[梅县腔] gwai2 gwai3 [陆丰腔] kuai3 [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3 gwai1 [东莞腔] gai3 [宝安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uai3 [台湾四县腔] gwai3 gwai1 [沙头角腔] gai3
◎ 潮州话:guai2
◎ 客家话:[梅县腔] gwai2 gwai3 [陆丰腔] kuai3 [客英字典] gwai3 [海陆丰腔] gwai3 gwai1 [东莞腔] gai3 [宝安腔] gai3 [客语拼音字汇] gai3 guai3 [台湾四县腔] gwai3 gwai1 [沙头角腔] gai3
◎ 潮州话:gu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箉 | 求蟹 | 羣 | 佳開 | 上聲 | 蟹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grex/gaae | gʰa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击球物 。如:垒球棒
动词
(1) 用棍棒打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形容词
(1) 〈方〉∶好,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如:棒硬(坚硬)
英文翻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g5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 客家话:[东莞腔] pen3 [宝安腔] pong3 pong5 [梅县腔] pong5 [海陆丰腔] pong5 pong3 [客英字典] p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5 po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p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㭋 | 步項 | 並 | 江 | 上聲 | 講 | 開口二等 | 江 | 江 | brungx/beonk | bʰɔ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