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拂晓。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拂旦鸡鸣仙卫陈,凭高龙首帝城春。”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拂旦视之,则流血涂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今夕察之,拂旦报公。”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绛县老人》:“迨夜,各就寝,拂旦行。”
引证解释
⒈ 拂晓。
引唐沉佺期《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拂旦鸡鸣仙卫陈,凭高龙首帝城春。”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拂旦视之,则流血涂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今夕察之,拂旦报公。”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绛县老人》:“迨夜,各就寝,拂旦行。”
拂旦的网络释义
拂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ì
◎ 拂
动词
(1) (形声。从手。弗声。本义:拂拭;掸除)
(2) 同本义
拂,过击也。——《说文》。按,随击随过,犹拍也。”
拂,去也。——《广雅》
授弓拂弓。——《仪礼·大射仪》。注:“去尘也。”
和弓击摩。——《考工记·弓人》。注:“拂之摩之。”
商祝拂柩。——《仪礼·既文礼》
主人拂几。——《仪礼》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拂掉(拂杓。拂拭;扫除);拂帚(拂尘);拂子(拂尘);拂须(揩拭胡须);拂去桌上的尘土
(4) 击
拂颐,贞凶。——《易·颐》
神武据鞍未动, 金以鞭拂马, 神武乃还。——《北史》
(5) 违背;逆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而无拂吾虑。——《国语·吴语》
是谓拂人之性。——《礼记·大学》
拂于耳。——《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拂戾(违逆,不和顺);拂心(违逆其心意);拂经(违背常理);拂乱(违反其意愿以乱之);拂世(违背世情)
(7) 掠过或轻轻擦过
长袂拂面。——《楚辞·大招》
梧桐杨柳拂金井。——唐· 李白《扶风豪士歌》
(8) 又如:春风拂面;拂掠(轻轻掠过)
(9) 甩动;抖动
明日便当拂衣而去。——《后汉书》
(10) 又如:拂袖(甩动衣袖);拂衣(拂袖;振衣,表示兴奋)
(11) 除去
拂其恶。——《太玄经·从》。注:“去也。”
(12) 又如:拂暑(拂除暑气);拂彻(消除,除去);拂除(祓除)
(13) 从…中拔出来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唐· 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14) 接近 。如:拂旦(拂明,拂晨,拂晓,接近天明的时候)
(15) 触到 。如:拂云(触到云);拂天(触到天)
(16) 振动;摇动 。如:拂手(挥手);拂汩(风动的样子)
fú
名词
(1) 拂拭的用具
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
(2) 又如:拂尘(拂子,掸尘土或驱赶蚊蝇的用具)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t7 fit8 fin5 [客语拼音字汇] fag5 fid5 fid6 fud5 fug5 [海陆丰腔] fut7 fit8 fin5 [梅县腔] fut7 [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宝安腔] fut7 f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拂 | 敷勿 | 滂 | 物 | 入聲 | 物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phyot/phiut | pʰĭuə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像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dan5 [宝安腔] dan5 [东莞腔] dan5 [陆丰腔] dan5 [客英字典] dan5 [台湾四县腔] dan5 dan3 [客语拼音字汇] dan3 dan4 [沙头角腔] dan5 [海陆丰腔] dan5 d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旦 | 得按 | 端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tanh/tann | tɑn |